第四三三章 头疼的麦乐浩(1 / 3)

逆流大时代1977 地狱伯爵 1147 字 10个月前

中环,礼宾府。

麦乐浩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鸟语花香的礼宾府,心情格外的沉重,抬头仰望着天空,内心无奈长长叹息。

香江这些年房地产行业在快速增长,市民的财产不是用在炒楼,就是用在炒楼花,普通市民难以购买高价,低收入群体就更不用提。

意识到住房问题的迫切性,因此麦乐浩在1972年10月宣读的首份《施政报告》当中,提出规模宏大的十年建屋计划,目标希望在10年时间内,从卖地等收益投放80亿港元,为180万名香江市民提供居所。

这项计划制定的非常不错,也的确可以为180万名香江市民提供居所,缓解市民的住房压力,可是不幸碰上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石油危机之后,当时全球粮食危机更加严重,全球通货膨胀极速加剧,香江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受到很大冲击,制造业外流,香江经济开始向金融、贸易、电子等方向转型。x33

更加不幸的是,1973年香江爆发了超级股灾,数十万家庭被股市套牢,无数市民下岗失业,香江的经济雪上加霜。

香江的财政收入吃紧,教师、护士、公务员工资相应降低,可是十数万教师三天两头游行,抗议降薪事件。

物价极速攀升,人工成本飞速上涨,种种因素导致十年建屋计划难以完成,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别说为180万名香江市民提供居所,零头的目标都难以完成。

为了改善香江市民福利,提高香江在国际竞争力,港府这些年所有的财政收入和卖地收入全部投资到香江建设中,欠着十数家国际银行债务超过80亿港币。

香江淡水资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人口,万宜水库耗资13亿港币,乐安排海水化淡厂耗资5亿港币,这些年在水利设施上耗资超过30亿港币。

港府在1975年动工修建地铁,从17家国际银行获得25亿贷款,地铁项目预计耗资超过百亿港币,好在卖地收益可以缓解贷款压力。

今年港府宣布进一步动用35亿港币,实行九广铁路英段电气化计划,逐步购入全新的电气化列车,取代行车缓慢和已经老化的柴油火车。

港府在今年实施强迫性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医疗在香江基本属于免费,为了缓解升学难问题,又要兴建多所大学,,,

麦乐浩深感压力山大,担任总督6年多时间,为了改善香江的方方面面,港府在基础建设投资超过600亿港币,财政收入难以支撑巨额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