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 日本漫画三巨头(1 / 3)

逆流大时代1977 地狱伯爵 1142 字 10个月前

要说风云漫画社最激动的员工,那肯定是靓仔冯志明无疑,漫画社的第一位员工,漫画社唯一一位香江员工。

上个月风云报社被烧,报社的员工搬到柴湾的新闻大厦工作,冯志明并没有被报社抛弃,每天也有20港币的补助,第一次赚钱那种成就感难以忘怀,父母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今漫画社从日本招聘了54人,冯志明打杂之余也可以跟着漫画师学习绘画,有这么多专业老师教导,何愁不能学业有成,成为出色的漫画师。

叶华荣看着眼前54位半员工颇为感慨,香江招聘不到漫画师,可是钞能力威力无穷,有钱哪里不能招聘到人才,这些人才再怎么扑街,也要甩香江漫画行业人才几条街。

唉,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来计划风云报社到新加坡和南湾收购几家扑街报社,风云日报直接进入两地市场,为吉祥馄饨之后进入做准备。

可惜兜里暂时没钱,资金不是投资在伦敦金,就是投资在股市,计划也只能暂时搁浅,好在青州英坭用不了多久就能套现,计划也可以顺利展开。

漫画在东南亚的发行渠道也只能交给星岛集团,星岛集团又不是做慈善的,风云漫画前期也不用考虑赚钱问题,不断烧钱就行。

渠道为王,无论什么年代都是亘古不变道理,美国的沃尔玛超市连续十数年蝉联世界500强第一,后来也只是被石油巨头超越过几次而已。

漫画行业同样如此,《风云漫客》想要进入日本市场同样是做梦,这年代日本的院线、漫画属于垄断状态,好比嘉禾电影不可能进入邵氏院线上映。

至于进入欧美市场,叶华荣脑子又没进水,日本的漫画很难进入欧美市场,其他漫画就更不用考虑,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其实漫画进入日本市场更难,日本通过漫画文化输出影响亚洲人民改变对日本的看法,二战期间,日本给亚洲人民留下不可磨灭的侵略者印象,这方面做的非常成功。

二战结束短短的三十多年,日本经济快速的崛起,一个小小的岛国成为超越苏联的世界第二经济体,其中最重要原因是日本对教育的重视,为日本培养出无数杰出人才。

日本差不多是漫画的祖宗,漫画也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各种题材漫画以激励青少年为主,而不是那些侮辱智商的漫画。

想起“**”、“一本道”等电影公司,这何尝不是日本的一种文化输出方式,多少人去日本旅游想着来那么一个艳遇,顺便来一个大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