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收购扑街报社(1 / 3)

逆流大时代1977 地狱伯爵 1092 字 10个月前

春节三天假期很快结束,上班族该搬砖的搬砖,该踩缝纫机的踩缝纫机,生活总是要继续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四个证券交易所纷纷开市,敲锣打鼓好不热闹,生怕广大市民忘记证券交易所存在,欢迎大家前来炒股。过年犹如过劫,家里添点家具,孩子买些新衣服,父母不得孝敬点钱,年货、聚餐、送礼等等,大家口袋空空如也,还指望着套现股票呢。

获多利年前倒是收购了十来天的九龙仓股票,不过也都是从散户手里吸纳,也仅仅收购了600多万股,占比大概6多点。刘天赐预计还能从散户手中收购10左右股票,再继续收购的话,只能接触一些投资机构,暴露的可能性很高。

叶华荣在油麻地的果栏市场预订了一些生活用品,随后匆匆离开果栏这块区域,《油麻地的两万种死法》大部分则是发生在果栏,这里比起九龙城寨还要恐怖数倍。

叶华荣来到号称“陈惠敏街”的金巴利街,这条街道格外的繁华,餐厅、酒吧、金店、钟表店等层出不穷,没人敢不开眼来这里打劫。

来金巴利街自然是要收购一家扑街报社,叶华荣特意向马荣华打听了《九龙晚报》一些相关情况,这个报社的确非常的扑街。

报社是1960年创建的,短短的17年时间里,这家报社换了七八个主人,现在彻底砸在最后一任主人手里。

香江的报社的确太多了一些,倪匡同时向12家报社供稿,各个报社之间的竞争残酷可想而知,报社倒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香江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自然是马家的《东方日报》,胡仙旗下的星岛集团则是东南亚的报业巨头,《南华早报》是港府和精英阶层的喉舌,《华侨日报》的实力不容小觑,当然也少不了金庸的《明报》。

报界还有一些比较出名的报纸,例如《成报》、《信报》、《新报》、《工商日报》,当然也少不了左派的《大公报》、《文汇报》、《新晚报》等,竟然会引起一些撕13大战。

那些文人骚客以在《明报》发表小说、社评为荣,即使查老板开出的稿酬很低,那也是甘之若饴,不会在三流小报自降身份。

至于那些扑街的三流小报,也只能发表一些风月小说吸人眼球,夜总会、舞厅则是比较喜欢在这些报纸做广告,那些“凤姐”自然也要在报纸上揽客。

而这个《九龙晚报》属于扑街中的极品,连个风月小说都写不好,报纸每天的销量估计3000份都达不到,开一天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