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退缩(1 / 3)

"唔"

不知过了多久,朱由检的叹息声于暖阁中悠悠响起,使得一众提心吊胆的朝臣们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

首辅已是将话说的如此"直白",料想能够令天子改变主意了吧。

一念至此,暖阁中的朝臣们的脸色便是有些隐晦不明,只觉得呼吸都是不免急促了几分。x33

他们这些人作为大明朝的"核心",自是清楚国朝如今面临的困境,也深知大明朝已是到了"不破不立"的程度,但众人实在是有苦难言。

国朝初年,太祖于南京建国称帝时,有感于各地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实在是民不聊生,为了快速恢复秩序,并且促进经济,这才定下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为了突然对于"土地"的重视,太祖甚至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限制商人的衣食住行,以表明其社会地位的低下。

彼时的大明朝百废俱兴,太祖定下的商税及农税自然算不上高,一众官员们也"恪守己身",寻常百姓们不但能够凭借手中的土地填饱肚子,甚至还能攒下些许钱财。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及吏治的**,越来越多的土地被贵族阶级握在手中,而这些贵族阶级又天然享有"不纳税"的特权,导致越来越重的担子压在百姓的心头之上。

早在成化年间,意识到端倪所在的成华皇帝便想针对此等愈发恶劣的情况加以整顿,准备提高商税,增加国朝的收入,却不曾想被朝臣一句"天子不当与民争利"给噎得哑口无言。

此后的武宗皇帝朱厚照也曾试图改革吏治,只是还不待其改革有所成效,便落了一个"落水而亡"的下场。

无数前车之鉴摆在眼前,在场的朝臣们实在是不敢掉以轻心,尽管心中不甘,但他们也要承认,这些由富商豪绅所组成的特权阶级早已成长为能够与皇权对抗的存在。

甚至,就连他们这些人都有不少出身豪门,家中的生意遍布北直隶乃至周边几省。

种种因素之下,天子想要设立税课司,改革商税的念头实在是有些天真,于其往日的"成熟老辣"的形象有些不符。

"既如此,便自吏员中选拔?"

就当暖阁中所有人都以为朱由检已是改变主意的时候,却不曾想案牍后的朱由检话锋一转,像是早有预料一般,颇为意动的说道。

哗!

虽然朱由检的声音颇为淡然,脸上也没有半点激动之色,但却令在场的朝臣们为之目瞪口呆,就连其身旁的司礼监秉笔都是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