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军议 (下)(1 / 3)

同一日,距离永宁三百里开外的重庆府城。

因为近几年川中干旱少雨的缘故,本就不算清澈的渝水愈发污浊,斑驳的城皮也偶有脱落,一副萧瑟之感。

但此时,位于重庆府背面的校场中,倒是烟尘四起,喊杀声冲天,打破了往日的喧嚣。

"列阵!"

"杀!"

经历了一夜的休整,昨日早些时候乘船抵达重庆府的白杆军士卒已然在各自将校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操练起来。

临时用夯土和碎石搭建起来的高台上,与马祥麟"分道扬镳"的京营副总兵黄得功负手而立,脸上的表情有些凝重,纵然校场中的白杆军士卒声势骇人,但其眉眼之间仍是夹杂着一抹毫不掩饰的忧色。

按照离京之际,天子的吩咐,他和马祥麟领兵进入川中之后便是分道扬镳。

马祥麟领着三千白杆军直扑永宁,与四川巡抚朱燮元及其麾下的官兵主力汇合;而黄得功则是领着剩余的白杆军乘船背上,绕道重庆府,直奔川贵咽喉所在的贵阳城。

之所以选择在重庆府稍作停留,也是因为重庆府下辖两州十一县,境内更有两个卫所,可以于此招募兵马,补充兵力。

虽然心中早就知晓川贵卫所名存实亡,形同虚设,但黄得功仍是为眼前所见的景象忧心忡忡。

除却打头的三千白杆军士卒以及沿途招募的千余名青壮之外,校场后方的那五千卫所官兵即便是用"流民"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早在刚刚抵达四川之际,他便是派遣心腹快马加鞭先行赶至重庆府,将大军即将于此招兵买**消息告知给当地官府。

按理来说,朝廷从地方选拔将士出征,当以精锐为主,可眼下校场中这五千士卒不但人困马乏,面黄肌瘦,就连刀兵甲胄都不齐整。

隐隐瞧去,这五千官兵勉勉强强,恐怕也只能凑出一半甲胄齐整的,这敷衍了事的意图过于明显了。

"将主,这重庆府的文官武将,摆明了是在打朝廷的秋风,根本没将天子的旨意当回事呐!"

又观瞧了片刻,陪同黄

得功出京平乱的京营参将孙应元愤愤不平的说道,话里话外满是怨气。

虽然天子有言在先,此次大军出征一应花费尽皆由内帑而出,但沿途官府还是会或多或少提供些许物资,唯有这重庆府官员不闻不问,甚至还用这些"饿兵"来搪塞他们,打朝廷的秋风。

如若不是白杆军声势骇人,兼黄得功皇命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