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阮大铖(1 / 3)

四月二十二,烈日当空。

因为昨日朝局"风云突变"的缘故,达官显贵云集的长安街道上也是颇为冷清,偶尔方才见得几名稀稀拉拉的行人,神色急促的赶路。

不多时,自街道的角落处,突然钻出了一名身穿青色官袍的中年人,其面色晦暗不明,像是被抽去全身力气一般,跌跌撞撞的走着。

如若有朝臣在此,便会发现这名六神无主的官员便是昨日朝局"风云突变"的罪魁祸首,官至太常寺卿的阮大铖。

作为昔日"东林魁首"高攀龙的得意门生,阮大铖曾是东林党中风头一时无两的顶梁柱。

天启四年,因为吏部都给事中出缺,其同乡左光斗通知其来京递补,但其恩师高攀龙及杨涟等人因为与左光斗发生内讧,遂原本属于他的职位授予他人。

愤愤不平之下,阮大铖转而投向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正式与东林党决裂。

本以为随着"阉党"覆灭,新帝继位,自己的仕途也该随之画上句号,但阮大铖却是没料到,其就像是一个透明人一般,没有人理会于他。

就这样,阮大铖战战兢兢的继续留任太常寺卿,直至前些天

回想起前些天的那场"偶遇",阮大铖本是有些低沉的心情便是猛然亢奋起来,呼吸也是粗重起来。

老天待他阮大铖不薄,"九千岁"魏忠贤虽是黯然退场,但于崇祯朝独领风骚的"大裆"却是找上了他。

患得患失中,阮大铖只觉得面门一疼,抬头望去竟是与迎面而来的百姓撞个满怀。

"你"

下意识的,对面的百姓便要叫骂出声,但见得阮大铖身上所穿之官袍后,已然涌现至喉咙的话语又被重新咽了回去。

讪讪一笑之后,便是落荒而逃,生怕阮大铖追究。

直至那名百姓走远,于原地驻足的阮大铖方才反应了过来,先是瞧了瞧身上崭新的官袍,随后便是自嘲一笑。

身上这四品官袍对于平民百姓自是莫大的"威慑",但放在朝野之中却是算不得什么。

他今年才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他的志向远不止于此。

步履蹒跚了小半个时辰,心神激荡的阮大铖终是行至长安街上一处毫不起眼的宅院。

抬头瞧了瞧周遭的陈设,再三确认之后,阮大铖方才整理了一番身上有些凌乱的衣衫,恭恭敬敬的上前叫门:"下官阮大铖求见。"

瞧其脸上殷切的态度及近乎于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