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皇叔就藩(1 / 3)

次日清晨,紫禁城中传出消息,擢升前吏部郎中孙传庭为贵州知府,使得本就不平静的朝堂愈发波涛汹涌。

许是因为贵州自古以来便是不服王化的边陲之地,兼之天子才刚刚"起复"东林大佬钱龙锡,故而朝中对于孙传庭就任贵州知府一事并未出现太多的反对声音。

虽然有少许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对此提出异议,但在大势所趋之下,自是无人在意他们的想法。

随着东林大佬钱龙锡正式官复原职,一众"虎视眈眈"的东林官员犹如嗅到腥味的野猫一般,再度开始蠢蠢欲动。

尤其是随着前任内阁首辅韩爌的长子入京,北京城中的风云愈发变幻莫测,不少人都在摩拳擦掌,等候着下一次的交锋。

兴许是觉得自己承担了"东林"重新入京的重担,才刚刚入主詹事府的钱龙锡便是迫不及待的给深宫中的天子提出了一道"难题"。

为了给其造势,各式各样的奏本犹如雪片一般飞到了朱由检的案牍前,也让朱由检第一次见识到了东林党的真正"实力"。

"詹事府钱龙锡上奏,督请端王,惠王,桂王三位皇叔出京就藩,诸位爱卿是何看法。"

乾清宫暖阁中,一身常服的朱由检面无表情的敲击着身前的桌案,声音中听不出喜乐,使人猜不透其心中想法。

虽然知晓"东林"入京定然会带来些许麻烦,但出于维系朝局稳定的角度考虑,他还是令钱龙锡官复原职。

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这"东林党"竟然如此急切,亦或者他们的野心竟是如此之大。x33

钱龙锡才刚刚官复原职,便是急不可耐的向其"发难",偏偏其所上奏的内容正是其所负责。

话音刚落,人头攒动的乾清宫暖阁顿时响起了一阵窸窸窣窣的私语声,人人的脸上都是充斥着惊疑。

昔年的万历皇帝除却夭折的子嗣之外,共有五子活到成年。

除却登基不足月余便撒手人寰的"泰昌皇帝"朱常洛以及提前就藩河南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之外,尚有三个儿子未曾就藩,一直居住在京师的"十王府"中。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大明皇子在成年之后当即刻出京就藩,以免造成"国本不稳"。

万历年间,因为"国本之争"的缘故,万历皇帝常年幽居深宫之中,既不册封太子,也不分封诸子为亲王,借以表达对朝臣的不满。

虽然最后迫于群臣以及李太后的压力,终是封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