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东林又起(下)(1 / 3)

受京中"舆论"的影响,虽然并非是朝廷休沐的日子,但长安街道上仍是人满为患,不少国子监亦或者书院的学生皆是在各府下人惊恐的眼神中来回徘徊。x33

偶尔有五城兵马司差役想要上前阻拦,便会被这些士子模样的读书人大声呵斥,全然没有寻常百姓面对差役的懦弱模样。

因为迟迟没有上官的命令,兼之这些士子除了来回梭巡之外,并没有更多"出格"的举动,故而也没有不开眼的士卒主动去驱散这些士子。

待到晌午过后,往日人烟冷清的长安街道愈发拥挤,群情激奋的士子宛如串通好一般,大多堵在大门紧闭的"孙府"门外,令得府前零星几名下人为之瑟瑟发抖。

进到府中,官拜东阁大学士的孙承宗像是对府外"乱象"完全不知情一般,正饶有兴致的与几名同窗故友于府中花园品茗赏花。

"帝师,"沉吟半晌,一身常服的刘鸿训缓缓将手中的茶盏搁置在一旁,忧心忡忡的说道:"这钱龙锡入京可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除却那些东林官员之外,就连朝中一些官员也是私下前往拜访。"

对于近些天京中沸沸扬扬的"东林入京",紫禁城中的天子虽是毫无反应,但并不代表他们这些"帝党"能够熟视无睹,心中自是焦急。

闻言,神态自若的孙承宗也缓缓隐去了嘴角的淡笑,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饱经沧桑的眸子中涌现了一抹凝重。

若是严格说来,他勉强也算"东林"的一份子,只不过因为其与天启皇帝的师生之谊,这才免于被昔日权倾朝野的魏忠贤"清洗"。

作为昔日"众正盈朝"的一份子,孙承宗深知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正人君子背地里是何等面目,也知道若由这些人重新"执政"将会意味着什么。

如若说早期的"东林党"还是一群心怀国家,希望能够整顿吏治的能臣干吏的话,现如今的"东林党"早就演变成了一群只知晓排除异己,继而满足个人仕途欲望的"乱臣贼子"。

远的不提,就比如近些天"舆论"背后的始作俑者,那钱龙锡于仕途平平无奇,个人能力也是一般,但其之所以力排众议,举荐名不见经传的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其根本原因便是为了让"东林"介入辽镇。

"萨尔浒之战"过后,久居深宫不出的万历皇帝便是紧急启用熊廷弼,并以其经略辽东。

彼时的熊廷弼于辽镇任职多年,有勇有谋,可谓是经略辽东的不二人选,但因为其出身"楚党"兼之身旁无人掣肘他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