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祸福难料(1 / 3)

偌大的乾清宫暖阁之中,案牍之后的朱由检低头沉思,脸上的表情有些深邃,余下的朝臣均是不敢打扰,只静静的等待着。x33

拉拢漠南蒙古共抗建州女真自是上策,但这些心怀不轨的蒙古鞑子真的会诚心归顺吗?

且不说建州女真并未伤筋动骨,光是最近才刚刚崛起的科尔沁部便足以"震慑"与其毗邻的内喀尔喀联盟以及喀喇沁部。

要知晓,不同于这些迫于女真威势,才被迫达成同盟的蒙古部落,那科尔沁部可是早在老酋努尔哈赤尚未正式起兵之前,便与其共同进退,双方关系十分密切。

待到建州女真逐渐于辽东站稳脚步之后,努尔哈赤便"投桃报李",不断派兵帮助科尔沁部,使其迅速崛起。

尤其是随着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领着麾下察哈尔部不断西迁之后,得到女真人扶持的科尔沁部便逐渐有了漠南草原第一强部的影子。

要知晓,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已然西迁,辽东官兵虽是前后两次挫败女真攻势,但也无法影响到草原上的局势。

如若建州女真与科尔沁部起兵问罪,怕是喀喇沁部及内喀尔喀联盟又会瞬间倒戈。

如此一来,非但不会对辽东局势有丝毫缓解,反而会影响到大明军民的士气。

但正如帝师孙承宗所言,大明眼下正需要"千金买马骨",对于这些蒙古鞑子所释放的善意也不好视而不见。

可若是重开"互市",其地点又将选在何处?

沉默半晌,朱由检微皱着眉头,缓缓问道:"如若朝廷重开互市,当以何处为宜?"

如若从现实角度出发,与塞外草原毗邻的大同镇及宣府镇毫无疑问是最佳的互市地点。

只不过有"范永斗"这些晋商的前车之鉴在,朱由检下意识的不想选择宣大。

听得天子话语好似有松动之意,暖阁中的朝臣们均是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彼此对视了一眼之后,终是由户部尚书毕自严起身拱手说道:"陛下,如若重开互市,或以张家口堡为宜"

似乎是知晓天子不喜此间地点,故而户部尚书的声音有些迟疑,面色也是微微发苦。

宣德年间,彼时的大明天子朱瞻基对于宣府一带的防务十分重视,曾亲自率兵于洗马林一带巡视,并于宣德四年在距离张家隘口南七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军报,将其称之为张家口堡。

自张家口堡落成之后,便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并且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迅速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