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崇祯元年(1 / 3)

明日便是正旦了,纵然是最为兢兢业业的朝臣也是无心做事,皆在悠悠盼着一年中,为数不多的休沐。

约莫从十天前开始,京城中便不时有爆竹声响,人人的脸上皆是涌现着笑容。

得益于"宁锦大捷",京城中的百姓终于过了一个踏实的年节,不用像历年那般提心吊胆,唉声叹气。

所有人都在期盼着来年,已然腐朽不堪的大明能够在新天子的带领下,重新焕发些许活力,多打几个胜仗,早日收复辽东故土。

与外间的寻常百姓一般,紫禁城中也是张灯结彩,已然被朱由检上尊号为"懿安皇后"的张嫣更是罕见的从宫殿中走出,亲自与中宫皇后周氏一同犒慰宫娥内侍,已然逐渐从"丧夫"的阴霾中走出。

乾清宫暖阁内,身着一身常服的大明天子朱由检不紧不慢的翻阅着案牍上的奏本,眉眼之间隐隐有些不耐。

与往常不同,这些天通政司呈递上来的奏本,多是京中乃至全国各地官员敬上的贺表,虽是文采斐然,但却味同嚼蜡,没有什么意义。

此时伺候在朱由检身旁的,除了终日不离半步的司礼监秉笔王承恩,还有两位身穿红袍的官员。

分别是近些天"低调"不少的东厂提督魏忠贤以及"宝刀未老"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

不知怎的,二人脸上的神色皆是有些疲惫,尤其是锦衣卫指挥使,眼眸深处更是夹杂着一抹不加掩饰的担忧。

不多时,案牍后的天子将手中的奏本随意一放,斜靠在身后的鎏金龙椅上,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

又是些陈词滥调,这些分封在各地的宗室藩王们态度倒是"虔诚",纷纷上书贺表,但却没有些"实际动作"。

唯有河南开封的周王,着人进京,送上了一份不大不小的贺礼。

似是想起了什么,朱由检微微抬头,朝着身旁的两位心腹问道:"差事办得如何了?"

虽然已是除夕,朝野文武大多无人做事,但锦衣卫和东厂乃是"天子鹰犬",自是不会一视同仁。

听得此话,本就心神不定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更是心里发苦,有些苦涩的说道:"陛下放心,臣已授意各地锦衣卫,北镇抚司的缇骑也已经上路"

见到天子面露满意之色,一旁的魏忠贤也是不甘寂寞,同样不假思索的说道:"皇爷,东厂的番子们也已经准备就绪,等候皇爷差遣。"

他深知自己能够在天子的"清算"中留有一命的原因所在,故而对于朱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