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结案(下)(1 / 3)

"回陛下,宣府巡抚李养冲虽继任不久,但仍有失察职责,当去职;城中兵备道赵臣通敌建奴,当斩首弃市;其余涉事官员皆交由三法司会审。"

沉默了少许,阁臣李国普有些苦涩的声音终是在暖阁中响起,纵然他一向以"孤臣"闻名朝野,此时也有些孤军奋战的落寞之感。

这件"通敌案"涉及到的官员太多了,若是刚刚的言论宣扬出去,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这可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这些涉事官员谁没有个门生故旧,同窗好友,自己今日之举,日后定然为人诟病。

话音刚落,还不待暖阁中众人有所反应,便见得坐在首位的孙承宗缓缓起身:"陛下,李阁老所言不差。"

"乱世当用重典,这些涉事官员绝不可轻易放过。"

哗!

此话一出,暖阁内顿时响起了窸窸窣窣的低语声,这位才刚刚起复不久的"帝师"竟然如此心狠?

要知晓,即便是天子力排众议,乾纲独断,将其召回京师辅政,但朝野之中仍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宣府镇及大同镇涉事将校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这群蛀虫绝对不能继续留在军中。"

"至于代王那边,准其所请,削去其王爵,府中事物暂由世子综理,暂缓袭爵。"

本以为李国普及孙承宗二人的"态度"已然足够坚决,但不曾想天子心中的怒火竟然比想象中还要更大,对于已然主动上书请罪的代王都没有丝毫怜悯,全然不顾"亲情"。

沉默了少许,暖阁中终是响起了整齐划一的附和声:"臣等遵旨。"

虽然觉得天子对于宗室的态度有些太过于"苛刻",但眼下这个当口,谁敢去触天子的眉头,毕竟代王朱鼎渭的罪状往大了说已然可以算是"谋逆"。

不同于面色沉重的李国普和孙承宗,一直沉默不语的兵部尚书王在晋及户部尚书毕自严二人脸上均是不由自主的涌现了一抹不易察觉的释然。

眼下大明时局艰难,外有建州女真大兵压境,内有四川土司虎视眈眈,军事及财政压力极大。

虽然他们眼下尚不知晓,朝廷此次从那些富可敌国的商人身上究竟抄得多少银两,但想来也不会太少,足以缓解大明财政枯竭的燃眉之急。

想到这里,王在晋便是不由自主的和身旁的毕自严交换了一个眼神,琢磨着是不是找个机会,跟天子"哭哭穷"?

毕竟按照惯例,锦衣卫和东厂联合办案,抄家所得皆是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