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1 / 3)

深夜的紫禁城万籁俱寂,一钩残月,几点零星。

面色有些惊慌的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步履匆匆,在几名小太监的簇拥下朝着紫禁城深处而去。

作为锦衣卫的最高行政长官,他自是清楚"深夜扣阙"意味着什么,但一想到自己怀中的几封书信,骆思恭有些恍惚的眼神便是恢复了往日的坚定。x33

如若不是亲眼得见,骆思恭定然不会相信传承两百余年,与国同休的勋贵私底下竟会行如此勾当。

自太祖朱元璋自南京建国称帝起,大明宗室藩王在民间的声明便算不上好,欺压良善,蔑视律法,草菅人命的事情常有发生,骆思恭早已见怪不怪。

但作为同样世袭罔替的大明勋贵,在民间百姓的"形象"却是好上不少,每逢天灾人祸,一些心善的勋贵甚至还会设厂施粥,赢得朝野内外一片称赞声。

想到这里,骆思恭的脸上便是涌现了一抹鄙夷之色,各地的宗室藩王或许在侧面动摇大明的国本,但胆大包天的勋贵却是在直接"啃食"大明的国本。

"臣,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见过陛下。"

望着身披长袍,脸上残存着惺忪睡意的大明天子,骆思恭忙是一个头磕在地上,叩首见礼。

"免了。"

不置可否的摆了摆手,朱由检示意身前惴惴不安的骆思恭自行落座,一旁的王承恩早已为其搬来座椅。

"谢陛下。"

又是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之后,骆思恭方才有些拘谨的坐了下去,心头庆幸案牍之后的天子没有"起床气"。

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前几年因为辽镇战事吃紧,他不得不深夜扣阙面圣,继而被睡眼惺忪的天启皇帝一通训斥,罚俸三月。

案牍之后的朱由检虽然不清楚骆思恭的心中所想,但瞧得骆思恭晦涩不明的脸色也多少猜到了些许,不由得直接问道:"爱卿深夜扣阙,所为何事?"

好歹也是执掌锦衣卫二十余年的老人,骆思恭不会不清楚"深夜扣阙"对深宫之中的天子意味着什么,这是犯忌讳的事情。

如若不是边镇战事吃紧,亦或者事关谋逆之外,纵然有天大的事情也要等到天亮之后,不能惊扰了天子的休息。

想到这里,朱由检心中便是一惊,残存的些许睡意也是瞬间一扫而空,死死的盯着身前的骆思恭。

难不成,骆思恭又有了新的发现?

"臣奉圣谕,彻查恭顺侯吴汝胤涉及谋逆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