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辽东难(1 / 3)

待到一行人行至乾清宫暖阁落座之后,朱由检方才仔细打量起这个堪称有史以来最为"憋屈"的辽东巡抚。

如若沿着原本的历史轨迹,面前的太仆寺少卿会在两个月后因"宁锦大捷"之功升为辽东巡抚并整饬辽东军,任上也算兢兢业业,与士卒同吃同住,兴利除弊,合理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颇有建树。

但是崇祯元年刚过,宁远城中的局势便是为之一变,士卒与官员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

彼时的朝廷正处于清除"阉党"的关键时刻,"众正盈朝"的东林官员正忙于排除异己,无暇顾及辽东战场,导致户部数月不曾按时发饷,继而在崇祯元年七月爆发了对整个辽东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宁远兵变"。

因为长期拖欠军饷,加上一些官员**等缘故,一些士卒便是自发聚集起来,将辽东巡抚毕自肃和辽东总兵朱梅捆了起来,对他们拳打脚踢。

后来经由兵备副使郭广从中斡旋,又从当地富户的手中拆解了不少银子,先行拨发了些许军饷,这才将两位文武官员自哗变的士兵手中"赎"了回来。

经此打击,辽东巡抚毕自肃自觉辜负天子的信任,继而自缢而死,与十余年后"甲申国难"中那些望风而降的文官形成强烈对比。

虽是一身读书人打扮,但因为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毕自肃的皮肤有些黝黑,兼之魁梧的身材,反而更像是一名武将。

案牍之后的朱由检微微颔首,一脸满意的问道:"毕卿家一路辛苦,不知辽东眼下形势如何?"

"回禀陛下,儿郎们眼下士气正旺,悍不畏死,无一不想早日平定辽沈,收复故土。"

闻言,毕自肃忙是自座位上起身,一脸郑重的说道,自古以来君臣相疑便是边镇最大的隐患之一。

眼下建州女真势大,辽东好不容易才取得了一次胜利,自是应抓紧这个机会,将辽东形势悉数告知给案牍之后的天子。

唯有中枢稳定,前线战士们才敢放心搏杀。

"好,好,爱卿劳苦功高。"

望着眼前一脸刚毅之色的文官,朱由检脸上的欣赏更甚,眼神也是愈发柔和。

"陛下谬赞,全仰仗袁大人统率有方,微臣不敢鞠躬。"

没有半点的迟疑,毕自肃便是微微摇头,侧面点出了一个令得乾清宫暖阁气氛为之一凛的名字。

感受到暖阁中悄然变幻的气氛,毕自肃便是心中一惊,暗道不好,莫不是说了某些犯忌讳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