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失控的局势(2 / 3)

陇权贵始终占着巨大的份额而无法进行下去,可现在已经给了那位大唐的天子最好的借口和最佳的时机。

各大世家的核心人物受创匪浅,一时间要维持本身拥有的势力已经不容易了,还要抵挡来自各方的倾轧。

可以说如今就是那位大唐天子手持利刃,宰割京畿道的最佳时刻,过了这个风口,之后关陇权贵的底蕴就会发挥作用,要进行什么改革也很难从他们的口中抢出肉来。

所以那位默认李林甫任用酷吏亲信,开始疯狂攀咬,就是让更多的权贵被拉下水,让当今的这位圣人可以理所当然的宰割他们!

谋逆之罪,只要染上了一丝半点的关联,那么哪怕是谁说出一个花来,也不可能轻易的揭过。

张九龄让裴耀卿对接下来的事情,不要说,不要问,只看的原因就在这里。

这不是李林甫的意志,而是那位越发可怕的帝国主宰者的意志!

谁挡,都会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实际上就张九龄的眼光来看,这确实是一个恰当的机会,否则关陇世家的贪婪迟早会让整个天下都付出代价。

如今给他们予以重创,定下规矩以后,至少天下也会有个十几二十年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不至于被这些关陇权贵们继续敲骨吸髓下去。

要知道整个长安城近百万的人口,刨去了十万的精锐禁军,五万左右的宗室,各家奴仆,家生子,佛道等出世人口,剩下还有许多权贵,来自外族的使节,加起来也得有个二十万。

等于是长安城剩下的五六十万人,供养这三四十万人,他们还得随时应付来自皇室皇宫的差遣。

用一句关陇权贵对长安百姓在进行着敲骨吸髓的征讨,真是没有半点错处。

唯一的区别在于,天子脚下他们还不至于做的太过分。

可每天无缘无故在长安城失踪的,死在某个角落的人,依旧是数以百计。

每天都有无数人来到长安城,也有无数人离开,至于那些死在这里的人,又有谁会记得?

张九龄作为宰相的时候,一直严查各方此类事件,可即便如此也没有能够压得住那些阴沟里黑暗的东西。

他如今已经不是宰相了,自然对李隆基如此的下狠手,辣手,也就觉得可以表达一下个人的喜恶了。

至少在他心中,对关陇权贵的下手,那就是四个字‘大快人心’!

甚至周清都之前一击下,上万凶邪之徒直接化为了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