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道入长安(本卷终)(2 / 3)

漠疏离。

“现在给吾答案!”

“或者说,救汝母妃,便是答案!”

被那夹带着法意的神魂浓烈威压迫得呼吸一滞,李瑁通红的双眸也渐渐恢复了清明,然而他依旧磕头不止。

“老师,在弟子心中,母妃便是答案!”

“并非是因为弟子眷恋亲情,亦是因为弟子心中的世界,每个人都应该有这一份眷恋!”

“若无此情,非人也!”

这段时间来,他一直在思索老师给出的问题答案,可是到了这一刻,他给出的答案却非是他想过了千百遍的东西,而是不假思索的从心底里说出的话语。

有没有话术为自己的添光,自然是有的,可是这一切依旧出自于下意识的本能,并非不是真心,只不过修饰过了罢了。

正因为能够看得出这些,那少年真人才终于满意的点了点头。

“如此,可也!”

话音一落,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少年真人便已经带着寿王李瑁消失在了眼前,下一刻冲出来的暗卫将这处山林完全的封锁,却依旧找不到一丝痕迹。

而在山壁之中,李瑁跪倒在老子圣祖像前,依旧哽咽未止,直到一碗清水摆在了他的面前。

他才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惊惧,有了一丝安定的依靠之感,看向了那个少年真人,或者说面容上看去,已经是青年的真人!

正是...周清都。

...

望着自己这个弟子,周清都将装着清水的碗摆在地上。

“你来找吾,虽然我不算满意,却也十分的高兴。”

“至少你还没有忘记,自己心中有一丝牵挂和底线,不能断掉!”

与李瑁的交往其实并不复杂,只是偶然相遇,周清都本来没有收弟子的意思,后来是得了他的道蕴,便出言指点了一下,便被他缠上了。

最终是周清都暗中和武惠妃见过一面以后,在这位母亲的恳求下,才最终收下了李瑁这位寿王做记名弟子。

不得不说有了一位皇子作为弟子,周清都的势力铺张开来就极为的迅速,很快就摆脱了楼观道的限制,只不过周清都也回报了相当多的东西。

无论是寿王如今的修为,还是他的见识谋略,尤其是对于国事的认知,都已经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你以为他是如何搞出来的那些新农具?

并且步步为营,在发展势力还有维持李隆基心中好感有一个极佳平衡的手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