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内乱难止,隐患重重(2 / 3)

意。

区区一个县城被占据了而已,大唐根本不在意,只不过对于大唐来说,城池被占据了以后的报复你就必须承受得了。

你占我一城,我占你十城。

你杀我一人,我屠你一城。

这才是盛唐凶威赫赫的原因。

对于那些在边疆的杀才来说,千数的黄巾力士简直就和小鸡仔没啥区别,别看他们搞出了绊马索之流的东西,真遇到那些杀才一个冲锋就全部给碾碎了。

帝国北疆的那些疯子,只有见识过的才明白什么叫兵形势之道。

可如今既然中央朝廷没有反应,就连护卫京畿的军队都没有调遣,说白了有心人也察觉到了这太平教起义,说不定就是皇权的一次试探。

看看如今靠近京畿的这些世家豪族们到底还有多少的力量。

既然都已经决定好了要变革,那么李隆基自然也清楚,自己基本盘必须完全掌控好的底线。

如果京畿道,关内道都世家大族的力量强大越过了朝廷,那么这场变革自然就是无稽之谈,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可一旦试探出了他们都已经没有太多的力量,那么变革开始,从核心地区向外扩展开来。

就可以真正有可能完成一场李隆基心中的变化,真正将朝廷的力量延伸到各个州府道中。

届时他才可能完全的掌握这盛唐的庞大疆域,成为一代圣王,进而得到五百天寿,那可是始皇帝都未曾达到的伟业。

可以说为了心中的这个庞大的野望,他才坐视自己京畿之地居然出现了醴泉这么一个特殊的存在。

当然,能够忍耐到现在,也不光是因为这些谋划,还有太平教的口号和作为,其实都没有反李唐,反而是维护李唐中央统治也有巨大的关系。

太平起义军口号上针对的都是豪门世族,正是李隆基要收回各地控制权的对象,也是他要给如今朝廷开源节流的关键。

而他们做事的时候,也都是遵照唐律,自认的也是李唐子民,甚至一直称李隆基为圣天子,就光是这些举动,反而更让如今的李隆基感觉,这些乡民确实是被逼迫的太苦了。

太平教起义军做得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手段太凶狠了点。

当然,清洗的那些豪门世家也是有理有据,按照唐律行事,那些人鱼肉乡里太多,没有逾越了唐律的判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醴泉将自己按照今年的要求和唐律将应该缴纳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