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少年志(1 / 3)

良田就那么多。

且大部分都掌握在豪门世家手里。

如果说土豆,能让粮食不紧缺。

那番薯,就是真正的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试想一下。

那些山间之地,也可以种粮食,而且产量这么多。

那没有田地,或者少田地的百姓。

就可以在山上种植。

可以预见,这东西一旦普及开来,人口绝对会大暴涨。

到时别说中原地广人多了。

蜀地,人口照样可以超过中原地区。

如此一来,曹操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而拿出这东西的独孤言,绝对会被奉为古往今来,超过孔孟的至圣!

“主公,如今是否还觉得不能酿酒乎?”独孤言笑道。

“待此物在川蜀之地普及开来,便可大量酿酒出售!”

“如今,却是可以先制造一些高端上品酒,卖给那些显贵诸侯。”

“以此,来充盈府库。”

“可以可以,此事全由阳明定夺”刘备急忙答应道。

他哪里还会不答应。

有这两个玩意,就算独孤言说要上天,他都要同意。

独孤言哑然。

接着刘备有些疑惑的问道:“不知阳明是从何处得此二物的?”

他对这个很好奇。

按理说,要是这玩意为世人所知,不可能没传出来。

听到这话,独孤言只好撒了个谎,说是从前有一个道士,路过时,送给他的。

他试种了之后,才发现产量如此惊人。

而且还那么好吃。

对此刘备只能感慨,独孤言应该是遇到传说中的仙人了。

接着独孤言便继续说道:“那便只剩下学府了。”

“主公,这学府虽然耗费巨大,但是必不可少。”

“人才不可断层,一旦断层,那必将走向灭亡。”

这点,在原历史的蜀汉,是已经证明的了。

后期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真的是很无奈。

这还是武将方面的。

文臣方面,荆州的主战派系文臣,那个时候,基本已经死光了。

剩下的重要官员,都是益州的主降派系。

刘禅会降,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人心不齐,就算不投降,灭亡也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