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科学发展(1 / 4)

见证了神狄世界第一艘飞剪船下水,杜昱的心情非常不错。

在吩咐铁手团的堂主继续造船的同时,他也想到在发展科学的事情。

虽说在此时的大唐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原一带,但此时的江浙地区人口也不算少。

因为相较于北方更加和平,读书的人也多一点,当然是无法和大宋以及明清时期相比的。

就朝廷招贤纳士的方式来说,大唐虽然也有科举,但更主要的还是看出身而且即便是科考更看重的也是明经、进士两科。

其他像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学的人少考的人,并且因为各种弊端导致科举成了世族门阀维持自己门第的手段。

杜昱觉得既然此时的读书人没有太多出路,那他就给创造一个。

特别是在拿到女皇的圣旨,自己有在扬州附近建造海港,组建船队的权力之后。

港口的位置距离铁手团的船坞不远,位置大概在现代时空串龙港附近,距离人口繁多的泰州等地不远。

因此他以颖王身份招贤纳士建设海港,对那些考不到功名的读书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杜昱在水浒世界的大宋束手束脚,在神狄世界的大唐他是扬州土皇帝,身份地位的不同造导致结果大相径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招到将近三百人。

经过筛选之后,那些擅长文职的就按照现代的理念培训他们管理港口。

至于比较擅长算学和对自然科学有些涉猎的就被他重点关注,尤其是那些没有深厚背景的青年人。

青年人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因此把他们集中起来,拿出从现代时空带回来的化学、物理等书籍,让他们学习研究。

他眼光放的是比较长远的,武则天在神狄世界还有十几年的寿命,但他也要早做准备,为日后移居海外建立自己的王国打基础。

杜昱根本没有犹豫便下定决心,把铁手团的总部迁到港口这边。

随着他一条条的命令示下,除了仍在学艺的葛亚云之外铁手团的堂主们都忙上了天。

杜昱本人也在港口附近住了下来。

他倒不是为监督手下的人,而是飞剪船在每天训练之余都会拖上几网。

作为一个在海城长大的孩子来说,还有比海鲜更吸引人的事物么,而且大唐时期整个地球都没有工业污染,渔业资源无比丰富。

许多在现代时空难得一见的极品海鲜,在大唐的海域随便撒上一网都能捞到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