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四 备战豪门!罗马队魂的特训!(1 / 8)

下半场开始,在穆里尼奥的授意下,罗**两个边翼卫插上助攻的幅度更大了。

主要是上半场乌迪内斯的有效进攻次数实在太少,他是想通过实战进一步检测三中卫体系下的抗高压能力。

果然,乌迪内斯利用罗马边路压上的真空,趁机发动边路反攻,在下半场开场后打出了几次边路发起的阵地战。

第47分钟,普赛托右路传中直接出了底线。

第50分钟,乌迪内斯的巴西中卫贝考压上进攻,在禁区外一脚远射打高。

然而尽乌迪内斯的进攻也仅限于此了。

没有绝对的速度优势,又不敢于面对有强度的身体对抗,使得乌迪内斯的边路只能起高球传中,然后球到禁区里又因为没有强悍的高中锋而不了了之。

对方这样的表现,不仅让场上的罗马球员、也让替补席上的替补队员们叹息,上一场对阵维罗纳的三分,真的不应该丢。

不过罗马也并非没有自己的隐患。

球迷们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做“豪门底蕴”,但往往这个名词显得非常玄幻、缥缈。

对于某些一线俱乐部来说,是一种你以为你有了,其实你没有,也可能你发现你确实有,但别人有更多的东西。

与底蕴必然联系的就是历史,豪门的底蕴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积累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俱乐部会面对一系列的压力,经济压力、竞技压力、球迷压力、舆论压力、还有内部的运营压力。

当一个俱乐部把这些都克服过去,还能不断取得成功的时候,底蕴就产生了。

但是底蕴又是一个会消耗的东西,它有它的韧性,不会顷刻间就消失,但也会因为俱乐部的失败而逐渐变得脆弱和模湖。

举个最好的例子,就是英超的利物浦。

曾经的英格兰霸主,在1977-1985的9年间,5进当时还叫欧洲冠军杯的欧战决赛,4次夺冠,巧合的是这其中最后一次夺冠正是1984年在罗马奥林匹克球场战胜了罗马队。

如果不是因为1985年的海瑟尔惨桉,他们很可能五战全胜。

然而就是因为这次惨桉,所有英格兰球队被处罚五年内禁止参加欧洲三大杯,导致一批黄金年龄的球员错过欧冠平台,再也没机会延续辉煌。

再加上后来的英超改制,曼联完全崛起,利物浦这一沉沦就是将近30年。

虽然中间偶有闪光,但始终难以稳定、持续地站在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