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农业展望(2 / 3)

使无数农民倾家荡产,流离失所,期间充满着暴力、压迫,引发了无数悲剧,但客观上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

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谋生进入城市,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也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自由劳动力。

而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原先被划分为小块的土地连成一片,可以更加方便地种植新的农作物,追加好的肥料,使用更好的工具,改革灌溉系统,采用先进的耕作方式——这些都是小农小户无力独自承担的,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整体产量。

这也是为什么18世纪法国的科学发展同样硕果累累,工业革命却首先发生在英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保罗非但不想“均田地”,而且想把土地进一步集中起来。

领主府和各大地主所拥有的土地在所有权上已经够集中了,但是在地理上还比较分散,他需要协调各方拥有者进行土地置换,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土地流转与经营集中,促进大型农场的建立和推广农业机械化,以及根据耕地的分布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对于那些自耕农和小地主,使用暴力手段剥夺他们的所有权不在保罗的考虑范围之内,上一世的出身和所接受的教育让他不愿意背叛自己的“精神阶级”。既然已经存在了,那就作为大农场经济的补充,同等条件下的单位产量还要高一些,毕竟天朝的精耕细作养活十几亿的人口,还是有很多优点的。wap.bΙQμGètν.net

他打算以村为单位建立农会、合作社一类的组织,由领主府出钱置办农具、耕牛等生产资料,低价租给自耕农们使用,以帮助他们提高劳动效率。

至于工业化所需要的劳动力,他盯上了领地内的另一大群体——农奴,这个世界是存在奴隶制度的,而且十分普遍。

说来讽刺,让保罗既鄙又忌惮的教会反而是奴隶制度的最大反对者,其成立之初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天主之下人人平等,教会的地位被各国的广泛承认后还大力推行过几次废奴运动,但是最后都因为既得利益阶层的抵触不了了之,随着教会高层和各国贵族日趋同流,这个理念就渐渐停留在口号上了。

但是伯爵大人可不打算仅仅当口号喊一下,主观上,他接受不了奴隶制这种存在,客观上,发展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在自己的领地内废除奴隶制度势在必行。

对于领主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