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纸和瓷器(2 / 3)

υgétν.net

但是无论如何保养,金属制品总是避免不了生锈的难题,一段时间后就不复光洁如初。瓷器的卖相就好看多了,颜值比黄不拉几的陶器和铜器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保罗洋洋得意地介绍道:“怎么样?好看吧?而且不会生锈哦!“

当初欧洲人为了获取制造瓷器的秘方煞费苦心,最后还是法国传教士佩里·昂特雷科莱卧底景德镇,潜伏了十几年才搞到了原料和秘方,万里迢迢寄回欧洲后,西方人总算能生产出和中国瓷器媲美的本土瓷器了。

其实瓷器秘密的最大核心就是两个:高岭土(或者磁石)和高温。

很幸运,在湖心镇的不远处发现了高岭土,保罗招来一批制陶匠人,搭建起了窖厂,开始实验性地烧制瓷器了。

一开始很不理想,因为温度不好把控,烧制瓷器需要1200度以上的高温。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保罗找了玻璃工匠制造出这个世界上第一支水银温度计来,虽然有误差,但是勉强够用,不过当然不是直接伸到窖里去测量温度,否则非爆掉不可,而且水银温度计也达不到400度以上的测量范围。

使用温度计测量瓷窖周围的温度,再结合保罗回想起的吐口水测温法——就是朝窑口里吐口水,口水在蒸发前会变成跳动小水珠,然后根据水珠跳动的高度判断温度——终于制造出了持续稳定的1200度以上的高温。

在入窖装烧前还有一个重要步骤是施釉,如果不施釉的话,虽然也能烧制出瓷器,但是会比较粗糙。

釉料使用陶泥水混入草木灰,经搅拌均匀制成,使用前需要过滤。

这个步骤很影响成品的卖相,但是试制的时候没管那么多,完善的施釉技巧需要工匠们慢慢去摸索了。

在保罗收复富兰港的时候,湖心镇的工匠们经过大量实验,终于试制出了第一批像模像样的瓷器。

眼前的这个瓷碟就是试制品之一,上面没有地球上常见的瓷器那样美丽的图画,因为给瓷器上色的颜料配方都是不传之秘,保罗怕乱配的话影响烧制,故而试制品没有上画,先解决有无问题吧,上画的技术让工匠们慢慢研究。

试制品其实并不完美,有不少瑕疵,远远不能称得上是洁白无瑕,但是已经足以让奎勒这些异界土著感到震撼了。

奎勒激动地问道:“你&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