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以不以成败论英雄四(1 / 3)

底下同学们都聚精会神的听这场辩论赛,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足以载入校史的辩论赛。

大家都很庆幸自己星期六没有睡懒觉,不然可就错过了那么精彩的辩论。

甚至有同学拍下几人辩论的视频,发在网上。

待许慧言坐下以后,冷雪瞳没有犹豫,站起身来开口道:“杀兄霸嫂逼父退位,这一切都是李渊太过偏袒于太子李建成所造成的。

唐太宗李世民,十六岁上战场,二十岁跟着父亲起兵反隋。

二十一岁灭隋,受封秦王。二十三岁虎牢关之战,一战擒两王,灭两国。

封无可封,天策上将,唐朝一半的天下都是唐太宗打下来的。

李渊多次许他太子之位,哪怕最后言而无信,没有给。

太子李建成怎么会不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除而后快。

先是挑拨父子君臣关系,后又下毒迫害。

李建成也打算在玄武门动手,只不过唐太宗英明抢下先机,最后获胜。

如果你是唐太宗,打下天下,父亲兄弟坐享其成,却要忘恩负义,加害于你,你会怎么做?”

精彩,非常精彩。

胡家豪站起来反驳道:“可他杀兄霸嫂是不是事实?”

冷雪瞳神意自若,想开口反驳。

“这是我的,让我来。”

闻言冷雪瞳愣了一下,随后坐下让给黄林。

黄林还是标志性的先喝一口水,吞下,起身:“是,唐太宗杀兄霸嫂,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也是他人生唯一污点。

可是刚刚你们一辩不也说,李世民成为皇帝以后,励精图治天下太平,开创盛世。

我们谈论帝王,更多的是谈论他的风光伟绩,而不是帝王的道德品质。

古往今来,多少我们认为道德品质高尚的帝王,一事无成,反而那些杀伐果断的帝王,功成名就。

而在我看来唐太宗,他是一个,勤于听政勇于纳谏,选贤举能英明神武的帝王。

他在位的时候,恩济天下百姓安乐,以至于‘行千里者不赍粮,断死刑仅三十九人’这种话,虽然不免有些过情,但也未必不符合事实。

一将功成万骨枯,是非功过,留给后人去评价。

后人给唐太宗的评价是贤,而不是昏,这难道还看不出来唐太宗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吗?

为什么就要抓住一个杀兄霸嫂的污点,死死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