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货币体系的建立(2 / 3)

各种仪器需要大量专业知识才能进行鉴定的宝石对普通人友好多了。

更何况后来,人们为了能够更加便捷方便的鉴定黄金,他们将交易流通的黄金给打造成标准重量的金币。

现在人们只需要一个小天平,一个量筒就可以快速鉴定金币的真假,比宝石那可是方便太多了。

绕了一圈子下来,黄金不易携带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人们出门的时候还是需要带着大量的金币在袋子碰撞的叮叮当当直响,不但影响行动而且还特别不安全。

要知道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总少不了那些既不想劳动还想要获得财富的人。

金币改革迫在眉睫,大聪明们纷纷开始绞尽脑汁思考如何改良货币体系。

这时候一个叫做赵六的大聪明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他在集中交易的市场里开设了一家专门用于储存金币的店铺。x33

来这个市场交易的人可以把金币存放在他的店铺内换取相应的凭证也就是金票,金票上会详细记录这个人在店铺里储存金币的数量,人们可以拿着这张金票在市场里进行购物消费,而商家则会在一天结束后拿着金票来店铺将金票兑换成金币。

为了方便人们交易,赵六将金票分为两种。

一种是无需验证直接兑付的小额定额式金票,一种是需要手工填写数量需要进行验证的大额金票,前来市场交易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无偿兑换任何一种金票。

赵六费尽心思搞出来金票这个东西自然不是单纯为了做好事,他最终的目的也是想通过这个方法来赚取利润,那么他的利润来源是什么呢?

金票交易体系刚刚建立的时候,赵六赚取的是商家在最后兑换金币时取的保管储存费用。

保管费是按次收取的,无论商家手中持有多少额度的金票,在店铺里存放了多少时间,赵六只按照商家兑换金币总额收取1的保管费用。

赵六的这个保管费合情合理收费又不高,商户们对此没有任何的意见,而作为外来的交易者他们兑换又是不需要任何额外费用的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于是金票很快就在市场上流通起来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金票一旦得到了广泛认可,它在购买力上就等同于票面记载的金币购买力,简单来说就是金票和金币没有任何的区别。

既然金票已经和金币没有区别了,商家们自然也不会每天支付保管费将金币从赵六的手中兑换出来,而是在店铺关门后将金票一叠收进小包里带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