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那是我爹(1 / 4)

面对刘武的询问,路玉琳毫不犹豫的回答。

“很简单,调集大军一个一个打过去,打光了就行!”

这个布置其实他也研究过,说实话用在防守上,着实让进攻方感到头疼。

只不过这个应用的范围并不是很大,或者说可以应用的地点太少,理论上也了解一下就行。

但现在的情况便是面对这种情况,身为进攻方你要怎么做?

路玉琳的回答只能说中规中矩,不是因为他想不出别的操作,但这种情况下,稳扎稳打才是最好的,任何比较奇的战术都不要运用。

因为这种数十万人对战的战役,比的已经不是谁更厉害了,而是谁不会犯错。

而路玉琳的应对就是这般,对耗。

至于其他的什么绕后路,什么奇袭,偷袭,什么快速突袭之类的,都不是什么好办法。

建平关实在是太坚固了,地理狭长,对防守方来说好的不能再好了,因为你有再多的大军也展不开。

如此只能一点点的耗在建平关前而不能寸进,到时候大乾军队合围,粮路断绝,想要打通就难上加难了。

而这对于汉军来说同样适用,至少在路玉琳看来也是如此,若是不管不顾的冲进去,说不得下场比杨石达还惨。

所以在听了路玉琳的话以后,刘武不由的嗤笑一声。

“你都这般干,下意识的觉得不好干,又凭什么看不起杨石达!”

“至少杨石达比你聪明太多了,你只是看到他筹集粮草,调兵遣将,但是你就没有发现他准备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什么?”

路玉琳小小的脑袋升起了大大的问号。

他怎么没有看到置之死地而后生?

难道他要学习破釜沉舟?

这也不对啊!!

刘武见此,为路玉琳解释道:

“你呀,不要光关注军队怎么样,还要关注**才行。”

“这场战斗,你若是从军事角度来看,杨石达确确实实打不了,可是你要是从**角度来看,杨石达即便是死,也必须要打这一仗!”

汉军的制度,从另一种方面来说让军队对**上的敏感性降低了很多。

没别的,军队首先要考虑的便是能不能打,打的话能不能赢。ъΙQǐkU.йEτ

但是路玉琳身为中央军事祭酒,却不能没有这样的敏感度。

当然,这也跟他时常待在山地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