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着手赏赐(1 / 3)

“陛下可还记得,儒祭时,当日小试那夺魁之人,这清河县捕头,正是此人。”宋离笑道。

武烈本就年事有些高,记忆不像年轻时那般灵敏,此时听其说出儒祭夺魁之话,顿时目露惊讶之色,似乎想起了些什么。

“宋离,难道这清河捕头就是那在儒祭上做出儒祭小赋之人?”

儒祭小赋,当日和永乐一起吃饭时,听对方提到过,连这题目,都还是他那三女儿赐名的。

“回陛下,正是此人。”

见宋离确认,武烈眼目闪过一丝精芒,“原来如此,没想到这李长辞,除了诗词方面的天赋,查起案来,竟也有如此才能。”

“宋离,既然这李长辞的能力这般不凡,诗词又作的不错,怎么会做了个清河捕头,连科举都不考?如若其能入朝为官,对我大齐百姓来说,也能是一件幸事。”

灾银案破,又缴获大量银钱,武烈心中愉悦,自然是皇恩如潮。

“陛下有所不知,这李长辞虽诗词才能尚佳,但笔字文章,却是不甚通晓,故只在清河走了吏员位。”宋离漆瞳微动,笑道:“不过陛下放心,六扇门对其已有招揽之心,日后若是入了六扇门,仍是可以为陛下分忧。”

闻言,武烈才是笑着点了点头:“未习文章,倒是可惜了他的诗词天赋,不过既然六扇门能将其招收,也不算埋没了这么一个人才。”

就在二人说话之际,宰相王朗不动声色的站在一旁。

每当其听到李长辞的名字时,老迈鹰眼之中,就有微光浮动,似乎李长辞这三个字,让其颇为上心。

太极殿内,当众多臣子听到宋离口中的李长辞时,眼神皆是微动。

其中还有些人,眸子里甚至还有些许惊讶之色,

清河捕快李长辞的名头,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听过,就不说之前在京都流传的那首柳巷神作,望江楼见伶人有感。

光是那儒祭中夺魁的儒祭小赋,就让其这段时间在京都名声大噪,街头小巷都流传着这横空出世的励志名言。

没曾想,这清河捕头不仅诗词一流,探案竟也如此不凡。

“还有一事,想必陛下还不知道,这李长辞,乃是二十年前在破获皇宫大案杨志恭的外孙,清河神捕杨志恭,不知陛下还记不记得。”

“哦?还有此事?”

杨志恭,武烈到现在都还有点印象,当年那个黑黢黢,看上去不太灵光的清河捕头,没想到竟还是这李长辞的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