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我们东家太败家了怎么办?(1 / 4)

“周叔,芥末我们都知道,吃日料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但超市里一管也就卖几块钱,怎么在你们山上,就这么贵了?”小秦编导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疑惑。

这问题,要是之前的周成林,还真回答不了。哪怕他年轻时走南闯北,见识不少,但像野生山葵这种高级料理才讲究的调味品,完全是他的认知盲区。

不过,最近几个月,景家那边,隔三差五地送来一些奢侈的食材,珠瑷庄的人,着实享了不少口福。

这野生山葵,他原先不以为意,一听到价比黄金,他才上了心。

如今,面对众人的疑惑,无论是味道,还是种植方法,他都能解释得头头是道——

“与芥末相比,这种新鲜的野生山葵啊,磨成酱之后,口感更加柔和、细腻,没有芥末那么冲,后劲也消散得慢,余味清爽,有一种独特的香气和风味,使它成为最顶级的调味料。而且山葵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喜阴、喜湿、喜透气,多生长于水流清澈、且流动速度快的野溪谷。适宜山葵种植和生长的地方有限,所以国际市场上,山葵极为稀缺。我们特意铺盖透气的沙土和碎石,便是为了模拟野溪谷的环境,搭建种植床。”

这一通种地经,众人竟听得津津有味。

老书记更是眼睛都亮了起来,“喜阴、喜湿、喜透气!听上去,这个溪水里的黄金,咱们永安镇的气候很适合种植啊!”

这位老领导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周成林一听就明白了,连忙笑道:“是,我们东家也是这么说的。不过,我们咨询了国内农学院的专家,都说山葵对土壤和水流的温度、湿度、酸碱度,还有水质、水量,甚至光照时间都有苛刻和要求。所以,国内还没有人工培育的成功案例。我们珠瑷庄也在试行阶段,如果成功培育出来,东家肯定很乐意跟大家伙儿分享经验的。”

“好好好!”老书记笑眯了眼,抓着周成林的手晃了又晃,“储大夫仁义!我也听说了,去年年底,你们珠瑷庄分了不少好种子出去!就连我家老太婆,都领到了一小包。她啊,一开春,就喜滋滋地种满了一阳台的菜苗。你也别怪我冒昧,唉,咱们永安镇穷啊,一听到地里能种出黄金,我这老家伙也顾不得矜持了……那,我们就等你们珠瑷庄的好消息了!”HTtρs://Μ.Ъīqiκυ.ΠEt

周成林自然是客气地应下了。

老书记说的这事儿,早有惯例。他不用问,就知道他家东家的态度。

他们珠瑷庄的各类蔬菜瓜果有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