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没有合适的贸易公司(1 / 3)

上午两人先拜访了两家国营贸易公司,赵万胜对两家公司都不是十分满意,两家公司虽然同意作为“四海进出口贸易公司”与“伏尔加汽车制造厂”的中转公司,参与到三方合作中来,但是又对“以货易货”的交易方式存在疑虑,因此对赵万胜的公司提出了很多苛刻的要求,赵万胜当然不会接受。

归根到底,苏联国营进出口公司的经营还是太僵化,不敢冒风险。

下午接触的那家私人贸易公司,倒是没有太多的顾虑,很乐意接受“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但是私人老板那种大包大揽,丝毫不顾忌商业风险的行为,又让赵万胜有些担心。

不会是骗子公司吧?答应的这么痛快,而且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约束,三方签署合同后,这家私人贸易公司能遵守合同吗?

赵万胜可知道国内的生意场乱象丛生,坑蒙拐骗的事情时常发生,主要是因为改开没几年,各种规章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导致很多人投机取巧,搞擦边经营,当然也有人为了赚钱不惜违法犯罪。

苏联刚刚私有化改革,赵万胜相信它们也会经历这种生意场乱象阶段,出现很多坑蒙拐骗和违法乱纪的事情,所以赵万胜不愿意与这种不拖底的公司合作。

吃完晚饭,两人回到酒店的房间。

“这三家进出口贸易公司,老板你感觉怎么样?有合作的可能吗?”坐在沙发上的龚亮问道。

“感觉不太理想,再等等吧!再接触几家贸易公司再说吧!”赵万胜并没有把话完全说死,实在没有合适的公司,只能是“矮子里拔大个”啦。

龚亮点了点头说道:“这三家公司都是我以前在国营贸易公司里合作过的公司,算是比较熟悉的贸易公司,在莫斯科我还知道一些贸易公司,不过之前没接触过,更没合作过,所以对它们的情况不是太了解。”

“莫斯科没有熟悉的公司,我们可以去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去看看啊,那里可是沿海城市,国际贸易应该更加发达,机会应该更多。你在列宁格勒市有没有熟悉的贸易公司?”赵万胜问道。

“当然有熟悉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啦!确实像你说的那样,‘列宁格勒’是港口城市,外贸生意比莫斯科还要发达,进出口贸易公司也比莫斯科要多,去那里寻找合作伙伴未尝不可。”龚亮回答道。

“那我们明天就去‘列宁格勒’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合作伙伴。”赵万胜说道。

解释一下:列宁格勒市,就是现在俄罗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