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东篱居士和洞子(1 / 4)

夏侯武放声大笑起来。

神色间充满了幸灾乐祸。

阎翰博死了,这对于他而言,是今年听到的让他第二高兴的消息。

嗯,第一高兴自然是元小祖那句宝宝的朋友了。

夏侯武听到阎翰博死了,会如此高兴,倒不是因为他和阎翰博有私仇。

事实上在阎翰博重入朝堂前,双方根本没有什么交集。

永固帝时,夏侯武已经名声鹊起,堪称国之柱石。

而阎翰博当时只不过是文官中的一个小透明罢了。

属于在大佬们身后摇旗呐喊的存在。

所以,保德帝继位,夏侯武奉命清除毒瘤文官时。

小透明阎翰博,仅仅被驱逐出朝堂而已。

不过,阎翰博这家伙也是个聪明人。

在下野后,这家伙知道自己身为永固余孽,处境并不安全。

虽然他只是小透明,侥幸躲过了一劫。

但谁知道保德帝和夏侯武会不会,心血来潮,又对他们这些永固余孽赶尽杀绝?

所以,他开始养望了。

当一个在野文士,拥有莫大的名望时。

哪怕再暴虐的君主,只要脑子不抽风,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把屠刀祭向大名望者的。

这会给他们带来无数麻烦。

打定主意后,阎翰博开始入位于京畿邻郡姑泯郡的东篱山,当起了隐士。

东篱山,是“隐士”最喜欢定居的地方。

为何这里会成为“隐士”们最喜欢的地方?

因为,在洞子时期,这里曾出现了一个名震天下的著名隐士——东篱居士。

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传世诗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使得原本叫做南山的东篱山,由此而更名为东篱山。

世人也将这位隐士,尊称为东篱居士。

他的名声传诵的很快,没过多久,东篱居士的传世诗篇,便已在各地所流传。

甚至,当时洞子的一位弟子,对于该诗篇赞不绝口。

他献宝似的,将诗篇献给了师尊洞子。

在这位弟子眼中,师尊洞子无疑是世上最懂诗词的人。

如今东篱居士一篇传世诗,想必能让师尊他老人家爱不释手吧?

然后,结果却出乎了这位弟子的预料。

他师尊洞子,在看到诗篇后,神色阴郁,沉默不语。筆趣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