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挣到钱(1 / 3)

跑一上午,泥路不好走,还带着几十斤东西,大太阳又当空炙烤着,秦向河是又累又热又饿。

快到招待所时,他在一家小门脸中药店外,就着压水井灌了几气水。

先用水垫吧下肚子,在家翻了很久,连个分票子都没找到,是真正身无分文过来的,饿也没法。

尤其是天气热,路边五分钱一根冰棍,都让他看着眼馋。

唯一开心的,经过县农副产品市场,也就是后世的菜市场,见到里面一鱼摊也有几条黄鳝卖。

顺道问了下价,摊贩老板竟开到了五块钱一斤,这可比镇上贵多了,顿时稍稍安抚了他的忐忑不安。

此时长溪,没城管啥的,只要不是当街拦着路,在哪摆摊,根本没人管。

径直到县招待所外,旁边两家小旅馆,也不时有人进进出出,他放下自行车,解开蛇皮袋,直接就吆喝起来。

渐渐,他发现自己来前,把一切想的过于美好了。

喊了一个多小时,喉咙都哑了,奔着新奇玩意来的人多,而真正想买的没有几个,招待所里那些衣着光鲜的出出进进,路过也会瞄一眼,但连过来问个价的都没有。

最后,开张还是一个长溪本地人,听他说是山里捉的野黄鳝,这才勉强以市场里的价格买了一条。

秦向河没有秤,直接捉一条大的,手里垫垫,估摸着算钱,斤两肯定不准,但保证只多不少。筆趣庫

兴许是这样卖的缘故,坐实了是野黄鳝,后面又零星卖了三、四条。

眼看日头偏西,他头大起来。

以这速度卖下去,怕要两、三天才能卖完这一蛇皮口袋。

不说袋子里黄鳝能不能活到那时候,俩娃可还在刘剑家呢,万一人家两口子明天有事,他这不回去,俩娃怎么办。

再者了,他就算想商量下都没戏。

据他的记忆,从今年起,那种最老式的手机大哥大,才会进入国内市场,当然是指那些经济相对发达些的沿海几个大城市,这时的茅塘村,连个固定电话都还没有的。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真心说买的,却寥寥无几。

这些人边凑热闹边还交流着,一致表示这个不好做,味道不好,有那闲钱还不如多吃点鱼肉……

味道不行、肉涩、有腥气……

听着这些词,秦向河眼睛忽地一亮。

这时经济还很落后,大多数都在温饱线上挣扎着,口味其次,吃饱才是主要的,随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