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也许是失败了(1 / 6)

牧晨星加载第五代神体之后,没有靠近过恒星,不,应该说他从来就没有距离恒星这么近过。

谁会闲着没事往恒星附近跑呢?高温高辐射,空间曲率大,引力强,没人愿意无缘无故的找罪受,是吧?

所以,光子形态存在另外一种充能方式,这是他之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常规的供能方式,属于能量辐射的发射与吸收,就是借助光子的碰撞传递能量。

而这种新的方式属于非辐射共振传递,非常像中心间共振能量传递理论描述的那样,无需媒介,直接将能量从较高的激发态,转移到较低的激发态。

属于一种能量跃迁,这是微观层面粒子交互的一种状态,能量传递没有中间环节,不需要介质,也没有传递的过程。

就像能量从这里突然就跳到了那里,完全不讲道理,也一直没人抓得住规律,已知宇宙还没谁能解释清楚其中的原理。

牧晨星的第一个想法是宇宙中的恒星全都成了自己的免费充电宝,不需要占用算力,也不需要制造相关设备,是主动投怀送抱的免费能量。

虽然传输距离短了些,但可以后续研发嘛。

第二个想法,是假如有多个光子形态的超级战士组队,便能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实现不可**扰的能量共享。

团队作战的时候,对战力有很大的增幅。

所以,兴致勃勃的记录着能量共振的数据。

当然了,戴森球也没忘记安装。

他没有选择制造個镂空的圆球把太阳完全包裹住,而是造了一内一外两个以太阳为圆心的同心圆环,用以稳定太阳的星体结构,吸收过量的光辐射,以及阻挡一部分粒子射流进入太阳。

不能全部阻拦,那会影响太阳的寿命。

还加载了能量传输系统,以及光学迷彩和屏蔽电磁探测的隐身程序。

隐身程序主要是怕引起恐慌。

这个宇宙的地球人还在纠结外星人是否存在的问题,要是太阳上突然出现人工装置,估计能被吓疯,社会必然会出现动荡。

别看很多人对外星智慧生命非常好奇,期待着第三类接触,但外星人真的出现在身边,肯定会被吓得够呛,叶公好龙的事情,古今中外都不能免俗。

还是隐藏一下比较好。

以上的安排,已经是经过简化的工程了,可工作量依然很大,太阳的直径是一百三十九万两千公里。戴森球装置的两道星环,仅仅内环的直径就超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