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1 / 6)

“王寅,户部浙江司员外郎,成化十七年,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历任……”

“李棨,户部湖南司主事,成化二十年,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历任……”

“徐谏,户部山西司主事,弘治三年,二甲赐进士出身,历任……”

“李澄,户部山西司主事,成化二十三年,二甲赐进士出身,历任……”

“……”

奉天门前。

金门御阶之下,

数百人,加之宫里的内侍、侍卫,近千人聚集的早朝之上,此时却是丝毫无有杂声。

只有张鹤龄的声音郎朗,飘荡在此间,而一个个字符,也宛如是砸在所有君臣文武的心上。

他们甚至都顾不上意外于张鹤龄能如数家珍一般,将三十多名官员的出身籍贯履历全念一遍的事。心底里唯有惊叹。

三十多名官员啊,几乎全是户部的官员,且皆是品级上七品之人。

而户部有多少官身?

除尚书外,左右侍郎各一,十三道清吏司及直属机构,郎中二十余,员外郎二十余,主事三十余,余者包括九品杂流在内,也只五六十人。

户部因为涉及事务较多,官员规模已是六部之中最为庞大的部堂,然有官身之人也只100余人。

而方才张鹤龄的这一番念下来,直接便去了户部的两成。若是刨除7品以下的官员,此番已被张鹤龄抓了的官员,足足占了三成。

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听张鹤龄念道现在,最高官职也只是员外郎,他们完全能想到,闹这般大的动静,张鹤龄会止步于员外郎这一层?

即便不了解户部详情之人也完全可以联想,有这么多官员被抓,会全然牵扯不上更高层级的人?

果然。

就在他们心神震撼之时,张鹤龄的报官名上升了高度。

“钱文真,户部山西清吏司郎中,成化十七年二甲赐进士出身,祖籍浙江余姚,历任……”

“呵呵!”

御座之上,朱佑樘已从惊讶中缓了过来,缓过之后,他颇有些为张鹤龄的大胆担心了。

他已经感觉到,此刻奉天门前气氛已经变的越来越紧张,好像有一场暴风疾雨随时都要爆发一般。

而爆发之后,被张鹤龄念叨的官员,应该会去掉不少,但张鹤龄本人,定然也会受到诘难。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于是,他突然笑了笑,朝着文官朝班中的吏部尚书倪岳说道:“倪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