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坦言(1 / 6)

乾清宫。

殿中内阁大臣、督查院、国公爷,无人出声打扰,皆是一个个绕有兴趣的看着张鹤龄在说着意外的话。

逮着人就弹劾,别人只说罚俸、警告、记案,你就反告,要别人去职、下狱,这报复心得有多强呢。

且,他们现在还真拿不准张鹤龄到底会有怎般说辞,可以说,现场所有人,大概除了周兴,无人会轻易否决张鹤龄的脑袋。

包括朱佑樘亦是,他坐于龙座之上,也是静静看着张鹤龄。

唯一想反驳的是周兴,但他之前说的话,想表现的人设决定了,不能乱撕。他不是来告状的,只是忠心向陛下,公正的陈述事实。于是,他暂且按捺了下来。

只听张鹤龄继续奏道:“陛下,周佥事掌南镇抚司,他有责任将锦衣卫不法事调查清楚上达天听,但前提是,细致、准确、及时。可三样,他一个都没沾上。

北镇抚司前院,臣与李同知演武之时,是两个多时辰之前,若真已至锦衣卫内部稍有不稳的那般程度,那只是京城方圆之地,此时方才上奏,是为不及时。

若是他切实调查了,耽误些时辰也情有可原,可事实上,臣作为当事人却不曾被问话,皆全然不知,显然并未用心调查,时辰耽误的无理。且,既是臣这个当事人都未曾调查,何来细致可言?

再者,臣与李同知皆为武人,武人的事,老国公应是明白,互相不服对方之后,打一场,切磋一二,乃是常事。”

张懋笑了笑,也不搭话,就看着张鹤龄在那里说辞。不过,他现在倒是觉得,这个小子真有点意思了。没想到,一个可以安享富贵,又无需不负祖宗荣光的幸进外戚,也会想着学文习武。歹竹里,出了根好笋。

张鹤龄回了张懋一个善意的微笑,继续道:“牟指挥使闻臣与李成同知之事,未做干涉,亦是默许。因为臣之前给世人的印象只有纨绔,好**逸且粗鄙无术,无人会觉着臣能通文墨,尚能耍几招把式。锦衣卫毕竟是军,是陛下亲卫,可不能用些虚弱无力之人。

因而,才有了臣和李同知,包括几名校尉打斗之事。

事实如此,然,到了御前,竟变成冲突,甚或隐隐暗指,有着阴私,此何谈准确?”

“陛下,锦衣卫为陛下亲军,更是陛下耳目,京中内外,消息资讯皆是佐以陛下,若是消息错了,不及时,且甚于暗藏阴私,那此罪何其大也。

臣恳请陛下,罢了周兴的指挥佥事、南镇抚司镇抚使一职,其误导陛下,恐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