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论辩(1 / 6)

乾清宫。

皇帝发话了,只让吴尚和张鹤龄来奏对。

“陛下,臣参……”

吴尚赶忙准备出言,然而,朱佑樘却是摆了摆手,指名道姓道:“吴尚,你要参的,之前张鹤龄未到之前,朕和诸位臣工皆已知晓。现在,让张鹤龄出言。”

这偏袒的太过了,御前擒拿,被轻轻放过,不过终归是一事,都是打人可以合并处理了。他们也不再争,但现在还不让吴尚先说,是想让张鹤龄再混淆下去,陛下对这个外戚实在太优容了,宠的有点过分,这让一众大臣们更加忧心了。

但陛下已是金口谕令,只让张鹤龄和吴尚说,在张鹤龄未曾说完之前,他们亦不好顶着违背陛下金口之言,徒增君臣隔阂。

唉~

李东阳心中暗叹,今日说不得,又是张鹤龄向他们这些朝臣展示的时候了。这个外戚啊!对张鹤龄,他十分的矛盾。

张鹤龄可不管别人如何想,他恭敬出声奏道:“陛下,臣之前有言,请陛下准臣所请,捉拿东城察院御史吴尚。该员肆意冲击兵马司衙门,打伤兵马司属员。在臣下令捉拿之时,他更是意图反抗袭击于臣,臣当场**,并押于衙中。

臣与同僚商议,决定上报有司。岂知,在臣与同僚议定正待押解上报时,发现该员竟已潜逃。臣本欲追缉,未曾想,该员竟是来到了御前,因而,才有臣见驾时之所请……”

“张鹤龄……”

“住口!”

吴尚本待辩驳,张鹤龄陡然一喝,肃声道:“吴尚,你岂敢直呼本伯姓名。先不论你是否为戴罪之身,单只论,本伯乃堂堂大明伯爵,官职正四品,御赐蟒袍玉带,你只是一小小的七品御史,岂敢直呼本伯姓名。尔读书几十年,入朝又是多年,你的体统呢,你的礼呢?这便是读书人吗?”wap.bΙQμGètν.net

“几位阁老,戴总宪,莫非这便是读书人的气节?若是如此,那本伯觉着,这读书人的书,不读也罢!”

“张……寿宁伯,本官一时义愤出言而已,再言,你本是戴罪之身……”

一个脸红争辩,一个气度从容,指责有理有据,刘健和谢迁脸色阴沉,只看着不能参与。

吴尚此确实缺礼,在张鹤龄未定罪之前,该得到一份尊重。这不是尊重张鹤龄,而是尊重他的爵位和官职,更是尊重朝堂体面威严。

李东阳暗自摇头,这吴尚太嫩了,或是一直来压武人压外戚太顺了,让他心中已是失了度。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