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事毕(1 / 6)

“咳咳!”

朱佑樘有些想笑,但他还是忍住了,他看向周寿,缓声道:“庆云候,寿宁侯说的有理,他是打了人,虽事出有因,可给个交待也是应该。他想用那些田来了结两家的误会,朕觉得可以。不过,银子的话,你还需按他买来的价给出才是。否则,便有些说不过去了。

皇祖母,您看是不是这样?”

周氏点点头:“皇帝说的对,寿宁侯此事办的不差。不缺礼,也不缺义。周寿,银子必须给。若是不给,岂不让人笑话!”

周氏此时倒是对张鹤龄满意了一些,张鹤龄已是说通了御前官司,还愿意用田契来补偿,也算是给了周家面子。周家的面子是谁的,还不是她的。

“好,给!不就9万两银子吗?我周家给的起,早如此,何必折腾这般久……”

“等等……”

张鹤龄摆摆手再次打断,道:“庆云候,不是9万两,是18万两。原本是3两一亩的,但因着之前的事,我张家请三司公正和那些百姓就田契一事重新签了协议,又补了每亩3两银子,彻底了结此事。因而,现在是6两一亩。”

“张鹤龄,你耍我,6两,你怎不去抢,要是6两,本侯不要了。这就是你的赔偿,哼!”

张鹤龄奇怪的看了一眼周寿,道:“庆云候这话说的,耍你?本侯闲的呢。按着本侯的性子,打了人何须赔偿。本侯只是感念陛下、太皇太后之仁德,不愿因我两家之事让他们烦心,这才予你们一些好处。若是不要,那我还不给了!

还真是奇了,京郊田地,一亩田8到10两,更是有价无市。即便是从百姓那抢个几十一百顷的,可抢完也没了。回头你试试,若是从哪家能用6两一亩的价钱买来田,本侯这些田分文不取,全都白送给你。”

“咳咳!张鹤龄,不可妄言!”

朱佑樘觉得,张鹤龄还是没变,在他面前,肆无忌惮的说着抢老百姓的田,一点也不尬口的。

“陛下,太皇太后,臣确是诚心。一亩6两,纵是一般的州府,也未有这般低的价格。即便是买了转手卖,**卖个8两也能赚上2两一亩,3万亩,那可是几万两银子。这钱也太好挣了!”

周氏也觉得是这个理,何况,作为历经几朝的老人,她怎会不知,京城边上的田,越来越少。张鹤龄说的有价无市,不是虚言。

“周寿,寿宁侯既是诚意,接下吧,无谓在此事上纠缠!若是不接,此事即作罢,勿要再搅扰不清,失了风度、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