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酒厂(1 / 4)

众所周知,中国白酒看北方,北方白酒看齐鲁.

在08年以前,论及白酒的消费量和销售额,如果齐鲁自称第二的话,没有哪个省份敢自称第一!

开玩笑,扳倒井、孔府家酒、孔府宴酒(虽然很容易误会,但这俩不是一个厂家的),齐明思,兰陵大曲、景阳冈、古贝春……九十年代,全国知名白酒TOP50里,有将近1/3都是齐鲁品牌。

甚至,就连轰动一时的标王秦池,也都是靠着齐鲁本土作为基本盘,才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起死回生,最终成为一代传奇的——要知道,在94年以前,秦池只不过是一家齐鲁本地频临倒闭的小酒厂,齐鲁本地消费市场的庞大程度可想而知。ъìQυGΕtV.net

所谓水深鱼虾多,既然齐鲁这边的白酒消费市场如此庞大,各地的酒厂自然多不胜数——哪怕是临邑这种人口只有二十万的小县城,在这会的小酒厂数量竟然也达到了5家之多。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种人口基数不可能养活那么多酒厂,再加上区域性白酒市场竞争本来就带有着浓厚的零和博弈色彩——因此,除去本地卖的最好的“洛贝村”之外,其余四家如今全都沦落到了一个半死不活的局面。

………………

临邑县国营第一酒厂。

这名字听上去很有些高大上的味道,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占地面积不足15亩,年产能不到300吨的小厂罢了。

但与如此寒酸的规模相比,这个酒厂的在编职工人数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77人之多,另外还有临时工和见习职工三十余名。

只能说……

这很有时代特色。

看着院子里满地半米高的黄色枯草,感受着鼻端传来那阵若有若无的尿骚味,杨默略有些嫌弃地拿手在鼻端扇了扇,然后在一旁默默看着那几名从资产管理科和财务科抽调过来的同事,在穆大小姐的指挥下,第一时间杀向酒厂的财务科、资产管理科和销售科。

瞥了一眼那几名从原本的色授魂一下变得神色难堪的酒厂领导,杨默不动声色地往后挪了半步,将自己的解放包捂得愈加严实了。

穆大小姐接下来操作则有些让人看不懂了。

按照正常流程,既然已经到了人家地盘,不管你的来意如何,总归要跟酒厂领导们去会议室寒暄几句,唠唠嗑,然后等到拿到数据后进入正题,在无数的言语往来中试探彼此的底线,继而推动下一轮工作。

但穆大主管偏不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