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知行合一(1 / 3)

马铃薯?

番薯?

“此二者为何名字如此怪异,似乎为西域之产物。”

诸葛亮捻起一个圆圆的土豆,接着又拿起一个长条状的红薯,端详一会,忍不住发问,“就这两者,我看也是稀松平常的地里之物,何谓可以解决我大汉的粮食问题?”

“丞相,你想不到吧!这个马铃薯,可亩产四到七千斤!而这个番薯,也能亩产五千斤!”

马谡淡淡的说。

什么!!

诸葛亮顿时跳了起来,喉结动了一下,似乎在狠狠吞了一口口水。

如果这个两个东西,真如马谡所说那样,有这么高的产量,何止粮草问题能解决,还能养更多的士兵,实现他的扩军计划。

上回马谡给汉中魏延解决军粮问题所制作出来的方便面,也在军中得到极大推广。

只不过,对小麦的需求也是颇大。

“真有这么高的产量吗?”诸葛亮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他的弟子马谡如此信誓旦旦说出来的话,那一定有这么多产量。

“丞相请放心,我那侄儿马秉在封地全心培育,秋尽冬来,就是那两亩地收成之时,到时候丞相可以安排一个官员,现场看秤。”

马谡知道理论上是这么多产量,可是实际上能产出多少,他心里没个底。ъìQυGΕtV.net

所有必须自己种出来,并称重,才能知道确切产量。

鬼知道这些种子放在系统的空间里,会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刚打下长安,你给我推荐了原魏国武功县令钟仪为典农校尉,这几个月来,他疏通河淤,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农事躬亲,深受百姓爱戴!”

诸葛亮颔首而笑,“此人,之前当一个县令,真是屈才了!”

“你在东乡一个人捣鼓,势单力薄,要不,我让钟仪也来你那,好好了解这马铃薯和红薯的种植!”

“尽快在关中平原推广开来!”

关中沃野千里,土地何止几十万亩,拿出几万亩来种植这个,岂不是几千万斤的粮食收成?

那将能养活多少百姓和士兵。

怪不得马谡说,这是他献给诸葛亮的大礼!

“如此甚好,这位钟校尉爱民如子,醉心农事,一心想让百姓吃饱饭,我早就有向丞相调他去华阴了!”

之前马谡四渡渭水,将当时魏军占据的关中搞得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