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不能吃没文化的亏(1 / 3)

听上去条件挺苛刻的,但是只要自己的孩子老实本分,不肖想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觉得,孩子能在主家夫人的带领下还是能够做出一番成就的。

佃户们细细琢磨了姜沫的话后,当下便有两家佃户愿意把家中的孩子送出来读书识字。孩子读书识字的前提,就是佃户们代替孩子写下承诺书,满十四岁后就要接受主家夫人的安排出去上班,对,你没听错,就是上班。

“这个承诺书一式三份,你我双方各执一份,一份送到府衙备案留底!”自从认识到了姜家人的无赖行为后,她现在做什么事儿都喜欢把事情以书面形式来解决,毕竟白纸黑字,再加上府衙的大红章,只要在大周境内,对方若是毁约,她一告一个准。x33

能不花钱就能让孩子读书识字,这是他们这辈子都不敢想的,但是姜沫却给他们这些佃户的孩子请来了教书先生,“咱们能遇上姜夫人这样的主家,是我们这些佃户这辈子的荣幸,何况姜夫人还把高产粮种给我们种,这可是别的庄子上的佃户没有的呢。”

“谁说不是呢,我不管你们怎么想的,反正我家三个孩子我是都要让他们读书识字的,咱们是佃户没错,但姜夫人说的没错,吃啥亏都行,就是不能吃了没文化的亏,咱们目不识丁,不能让咱们的孩子也是个文盲。”

“对,我家的孩子也是要读书认字才行,识字了没准还能跟在姜夫人或者徐管家身边当个跑腿儿的,咱也不期望孩子能成龙成凤,最起码出门的时候不会被人骗了。”

原本还在犹豫的佃户们听他们这么一说后,突然觉得自己要是不把孩子送去读书识字就是大罪人一样,一时间大伙儿又朝姜沫涌去,签了承诺书。

从一开始的三家佃户到最后十家佃户都签了承诺书,姜沫数了下,一共十七个孩子,这样的话,她得请两个夫子来庄子上授课才行。

回城的马车上,徐亮有些担忧道:“夫人,虽说佃户们都签了承诺书,承诺自家的孩子满十四岁后由娘娘安排到各个门店去工作,可是属下还是觉得您此举有些欠妥。”

“我知道,我的本意并不是把佃户的孩子为我所用,我要的是他们能读书识字,以后出了社会不会目不识丁,况且,有了高产粮种后,以后的庄稼只会越长越好,现在亩产已经达千斤了,下去我还会改善粮种,到时候亩产只会更高,粮食丰收了,佃户们的心里才踏实,衣食无忧的下一步就是知识面的提高,我不想我庄子上出去的人是个文盲。”

这个朝代,读书确实比较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