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来钱有这么快(1 / 4)

感动。

感激。

充满了马志远的整颗心。

二叔,只是二叔,不是自己的父母。

村里很多人,别说送侄儿上学。

很多人连自己的亲生儿女上学,都不支持。筆趣庫

认为上那么多学干嘛。

伏龙村,祖上十八代,就没出过一个秀才,近代也没见过一个大学生。

附近十里八村,也没出过几个大学生。

能考上高中,那就是学习成绩非常不错的了。

考不上大学,端不上国家的饭碗,那还不如早点出门打工。

就算是对自己儿子说,考到哪,送到哪。

更别说自己还只是一个侄儿。

别的不说,就是现在。

伏龙村现在也就马志远和马志奎两个上高中的。

马志奎能上高中,也是自己努力抗争的结果,是去问他姑姑借钱,凑够的学费。

马志远能念到高中,幸亏的是自己的二叔。

他小学到初中,学费都是自己二叔供的。

用二叔的话来说,这么小的孩子,自己父母不管,可怜,他不忍心不管。

为此,二婶没少和二叔闹矛盾。

因为二叔家,也不富裕。

家里就分到一亩多的田,吃饭都成问题。

在马志远上小学的时候,二叔家吃饭都成问题,青黄不接的时候,还要向亲戚家借稻谷。

在这样的条件下,供应三个孩子上学,一个还不是自己儿子。

二婶不可能没有怨言。

更何况。

马志远的父亲,马建国,对二叔一家,那是真的亲兄弟。

马志远的爷爷和奶奶身体一直不好。

爷爷在二叔和二婶结婚前一年去世的。

奶奶在他们结婚的当年去世。

人在世的时候,身体缘故,欠了一**债务。

去世后,白事也是一大笔开销。

当初马志远奶奶去世的准备安葬的时候,家里实在是掏不出来一分钱。

但是老人去世了,不能不安葬吧。

古代都还有卖身葬父呢。

借钱也得办呀。

马志远父亲马建国,又是那样的情况,亲戚没有人愿意借钱。

明显就是打水漂的事情,别人肯定不乐意干。

马志远的舅爷等人,提出一个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