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8章 文川县的一大爷(1 / 3)

官途无疆 孤照 1077 字 10个月前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第二个观点:安逸之下,一定要有安全意识。”

“蓉城有两个口号,一个安逸的城市,一个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因为我们文川离蓉城很近,所以骨子里都有一种叫安逸的基因。”

“来之前,我也学会了这句方言,安逸得很,巴适的很。”

“从文川来看,藏、羌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安逸文化。生活再苦再难,对于他们来讲,不算什么,只要有歌舞,他们就是快乐的,他们是快乐民族,追求安逸是一种天性。”

“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有一种观念叫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作为广大群众,他们享受快乐、享受安逸、享受幸福,这是天性,是人性。这也是我们党委**追求的目标!更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价值的终极体现!”

“广大群众可以安逸,而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安逸!”

“为什么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杜绝安逸思想,树立安全意识?是因为,我们文川特殊的位置,这个位置决定了我们并不安全!”

江寒直接走到了地图面前说道:

“从古代到现在,我们文川大部分时间就处于动荡之中。什么原因呢?还是我刚才讲的,我们处在400毫米等降水线上!”

“这是一条曾令人寝食难安的线!因为不仅仅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往、交融、交流之地,更是交手、交锋、交战之地!”

“在气候正常的年份,一边人扬鞭放牧、弯弓狩猎,一边人春种秋收,男耕女织。平时,易货贸易,各取所需,互通有无,一片祥和。”

“每当遇到气候干旱、牧草枯萎、牛羊锐减的年份,非季风区饥肠辘辘的牧民,根本没有多余的生活资料向农民换取救命的粮食,只能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闯入季风区,前去盗窃和劫掠通常有半年积蓄的种田人。”

“零星的袭击渐渐扩大为战争,防守者则企图报复,有时也全面出击以图后发制人。这一根本原因,导致牧民与农民开始了连亘两千年的血腥战争。边关烽烟和战马嘶鸣,从此成为两侧民众无边的噩梦。”

“直到现在,只要发生什么事件,比如说我们的干部与群众发生一点小冲突,一言不合,藏羌回就会亮刀子。”

“现在,民族之间的冲突不算什么。最大的安全隐患来自于地下!”

“大家看,我们文川处在高原与平原,或者说高原与盆地的交接地带!也是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