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5章 王本章的另一面(1 / 3)

官途无疆 孤照 1121 字 10个月前

重建学校,绝非易事。王本章所在的乡是全县财政最困难的,东凑西凑的,从乡财政里面抠出一些,但最后还有40万元左右的差额。

王本章并没有找县委书记和其他县领导求助,私下找了乡里几个私营企业主,其实也是开小煤窑、小砖窑的小老板。王本章希望他们主动捐资弥补这个缺口,可是这些人精明得很,他们已经向财政交过管理费了,不肯再出钱了。

再说了,捐资建小学,这种没有回报的事,傻瓜才去做。王本章又与过去在市里认识的几个老板联系,都被他们很委婉地以流动资金周转不过来为借口拒绝了。

王本章平时爱好不多,就喜欢书法。王本章的毛笔字写得相当不错,还加入了省书法协会会员,在一次全国书法大赛得过大奖。

过去,有不少老板找王本章写字,其实就是想在乡里面开矿,让王本章提供方便。

王本章也给他们写字,但从来不收钱。因为收钱就是违纪。

不久之后,乡里面传来消息,王本章已经把钱筹齐了,主要是找到了市建行的人,市建行答应贷款,并且在王本章贷款数额的基础上翻了倍,建行说了,建小学、办教育,这是大事,百年大计,必须确保质量。

据说,这所小学的建设金额达到了600万元。一时间,不少老板蜂拥而来,想见王本章,但王本章则是避而不见。

正在不少老板绞尽心思寻找机会之时,王本章在县城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并现场拍卖,一时人头攒动。

这次的书法拍卖收入达50万元之多。

王本章的书法拍卖,一时在县里舆论大哗,议论纷纷。有人说,公开拍卖,正当收益,有人说,借拍卖为由,搞个人利益。上访信如落叶飘进市纪委。

就在市纪委派人调查王本章卖字一事之时,乡里倒塌小学的教学楼全线竣工,学生们喜迁新校舍!

而重建小学的资金缺口,正是王本章卖字所得。而王本章的收入全由学校财务现场收取,有学校收据为凭。

很快,新原市晚报以大篇幅报道此事,尤其是对王本章筹资一事,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

于是,王本章声名大振。

后来老板们才知道,所谓的市建行贷款,纯属子虚乌有。所谓的用六百万元建校,也是人们在讹传讹。

“这么说来,王本章抓工作倒还真有些招数!”江寒赞道:“脑袋瓜子挺好使!”

“当然,王本章这么做,其实就是坑了这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