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3章 收购兼并(1 / 3)

官途无疆 孤照 1136 字 10个月前

“金总,有没有兴趣跟三河人酒业公司合作?”

“江总,咱们一直在合作,我也一直期望着扩大合作。现在机会来了,酒业公司你说了算。”

金鑫对江寒充满了信心。

江寒与夏众集团斗法,江寒指导艾家投资让艾家的实力迅速膨胀,这些事情金鑫有所了解。

特别是金鑫在江寒的指导下,找到了创业的方向,三河四野汽车大本营旅游公司只是一个县级旅游公司,但做到了省级影响。

金鑫的父亲积累了雄厚的资产,但那些年儿子一直是不务正业,痴迷于玩汽车。

而江寒的出现,让金鑫找到了兴趣与生意的完美结合。

对于江寒的投资能力和眼光,金鑫一直都佩服不已。

金鑫带着十几个老板去酒业公司考察,为江寒助威之时,就想到了合作的可能。

江寒成为两家公司的一把手之后,首次出手就让人叹服,三河人酒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完全有可能。

于是,金鑫回到绿城就与江寒联系,想和他聊一聊。

没想到,江寒直接提出了合作建议,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金总真是爽快人。”江寒道:“如果合作,你觉得采取什么方式?”

“投资占股,投资分红等等,什么方式都行。”

“我不要金总的投资,我要金总的人脉和渠道。”江寒道:“这样说吧,我想把酒厂的销售外包。”

这年头,公司的产品都是自产自销,还没有把销售外包的。

到后来才搞出什么省级代理,省级代理又发展市级代理,市级再发展县级,这叫渠道。

这种销售渠道后来做大了,反过来要挟生产厂家。

江寒当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在三河人酒业公司身上。

“江哥,你说这个很有意思。把其中一个环节交给他人,这在南方有些公司出现了。当然,这个主要是一些外向型的企业,他们与外国人打交道不在行,就把销售包给了专业的公司。”巴伟说道。

“没错,专业人干专业事!”

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再从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企业的经营逐步从粗放向精细转变。

最早的国有企业是什么都管、什么都抓,承担了太多的职能,反而忽视了产品这个最关键的环节。

乡镇企业之所以迅速崛起,主要是国有企业太臃肿。

三河人酒业公司要想在激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