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国礼(2 / 3)

“自我大纪建国以来,沿用前朝徭役之法,以里甲为主干以户为基本单位,户又按丁粮多寡分为三等九则,作为编征差徭的依据。这种徭役制的实行,在前期确实使我大纪地权相对稳定,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尤其是到了近年来,徭役赋税制度已然被破坏殆尽。”

“如今,我朝土地兼并现象逐渐加剧,更有地主豪,勾结官府,强占农民土地,并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来逃避相应的赋税,再加上各地官员拼命搜刮民脂民膏,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侵蚀了税基,造成了我大纪赋税急剧减少。”

“由此,下官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

注释:针对当前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税减的情况,只有从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赋役均平……

二,统一赋役,限制苛扰。

注释:将赋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雇人代役,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以名目。因此丛弊为之一清,使税赋趋向稳定……

三,计亩征银,官收官解。

注释:将差役全部改为银差,赋役征课由里长、粮长**,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解缴入库,如此一来,省却输送储存之费,不由保甲人员**征解,免除了侵蚀分款之弊端

……”

从深夜一直到翌日清晨,这篇影响力巨大的策论在陈朝的笔下绘出。

侯吉一直守在身边,看着陈朝落笔,又看着陈朝时而涂涂改改,皱紧眉头。

他不知道这篇策论,为什么能让那个当了十几年知州的老大人配享太庙。

据侯吉所知,太庙是皇帝一家直系的专门祭祀场所!

所以,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辈可享此殊荣,一般的皇亲还不行,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

臣子想要把牌位搁在太庙里,必须大功于社稷,而这些臣子死后将是以郡王之礼厚葬。

一篇策论?

足够吗?

侯吉不敢胡乱下定论,也不敢开口打断陈朝的思路。

当这篇策论全部写完后,陈朝前前后后通读一遍,将不通顺的语句进行修改,一些词汇也是反复斟酌,最后又重新誊抄一遍,将纸张对齐交给侯吉。

“拿去吧,亲自交给玥儿的外祖父,他是淮南知州,为官数十载,一看就知道这篇策论的价值。”

“真的要给他吗?”

侯吉知道陈朝出手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