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因为短?(1 / 5)

三国之袁家长子 红落 1875 字 11个月前

蔡府正房之中,蔡琰、阮瑀、袁谭的已立在长案之后。

案上,笔墨纸砚齐备。

三人的目光望着站在窗前的蔡邕。

蔡邕双手背在身后,神色怔怔的看着远方。

阮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一只手抬在胸前,形态雅致。

蔡琰静静的站着,眼神中带着缅怀的光彩。

尤记得少年的时日,阿翁高朋满座,弟子成群。

每逢节日及月中,众人便要聚在一起,弹琴听乐,饮酒斗诗。

席间大家喜笑晏晏,品评优劣,最后全部奉于家翁处,由家翁点评。

她自小耳濡目染,对诗文也有涉猎,自忖虽然算不上大家,但也雅致有趣。

做一般士家子弟的师父,却也是无碍的。

可自搬到青州以来,阿翁虽然衣食无忧,但却兴致消沉,每日里多静坐发呆。

已有痴痴之相,岂不令她着急。

所以看出袁谭今日不欲作诗,她仍勉力为之,便是难得阿翁今日有了些兴致。

虽只有三人作诗,再无往日之盛况,但也未尝没有的好的诗作流传。

良久,蔡邕回身叹道:“自光武中兴汉室以来,已近两百载。

纵使我等士家竭力维持,亦无法避免乱世的到来。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百姓有倒悬之危,令人不胜叹息。

今日,便以乱世为题。”

“唯。”

三人躬身应唯。

接着阮瑀便凝眉思索起来,他的神色自信,即便思索也似成竹在胸。

不过盏茶的功夫,阮瑀便眉头松开,眼睛中灵光乍现。

随即提起笔,字字不停,如行云流水一般。

蔡琰要慢一些,她闭着眼睛,似是在回忆一些景象。

眉头蹙起很深,不时还有些牵动,就像是卧床而眠时做到了什么噩梦。

相对两人,袁谭的神色就轻松多了。

他脑海里有太多太多的诗文,而且大都是千古绝唱。

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如万里中原烽火北,一樽浊酒戍楼东......

或许随便扔出几句唐诗宋词,就足以秒杀整个汉末时代。

接着成为汉末士人之冠冕。

但袁谭实在不喜在文抄公,窃书不算偷,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筆趣庫

腹有诗书气自华,那种常年累月读书养成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