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坟前许诺(1 / 3)

那些七老八十,身处在最底层没有养老金,没有低保的人,许多人靠着捡**为生,还有一些人无奈地在路边帮人擦皮鞋,修自行车,靠着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

而这些都是有能力的。

那些没能力的人呢?

康经理当即拿起电话打给杨万里。

杨万里昨晚睡得很晚,在查看账本,好不容易睡了一会,就接到电话。

看到的康经理,杨万里问道:“怎么了?计划表做好了?还是有什么变动?”

“不,我想求杨总一件事。”

“求,是小丽吗?”

“不,是想给东城的老百姓,求杨总弄一个大食堂,每日提供一日三餐,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费,或者廉价的午餐,餐费控制在一元,我算过,如果每天只是青菜,再加上三个人工,只要社区超过一百人,还是可以为此平衡状态,只是前期会亏损一些房费,和人工费,后期一旦起来,还是有利可图的。”m.bīQikμ.ИěΤ

杨万里一听哈哈大笑道:“这还用求我,这想法不错,我准了,你看着弄,需要搞多少,成本经费你控制,也别65岁了,50岁的收一块钱,60岁以上的免费,可以带6岁以下的孩子吃饭,其他人就按照正常标准收费,还能挣一笔,这样还能解决收支平衡问题。”

康经理激动不已地喊道:“这办法太好了,那我就谢谢杨总了。”

“客气什么,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只管放手大干一场,我会支持你的。”

“好嘞。”

挂掉了电话的康经理,第一次觉得工作如此有干劲。

这比当经理还算。

很快他就将最初拟定的方案给了杨万里看。

杨万里看完也很惊讶这小子的管理能力。

不但方案制定出来,而且还做了一些硬性规定,例如每一个家庭只能有1个孩子享受免费就学待遇,第二个孩子收取半费,至于不满年限的其他工人的孩子,也同样收取半费。

而想要进入的其他本市家庭的孩子,需要考核,每年限额1000名。

考核前面一百名是免费名额,后面二百名内是半费的,对于考核不上的,收取全额学费,按照私立学校标准,一年三万。

杨万里很满意这种做法。

就连杨万里之前设想的培训,还有各种技能培训,也都安排在教育之中,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甚至就连学校里的老师,也可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