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真的会展期吗?(1 / 3)

“别管国储怎么处理亏损吧,今天沪铜涨了两百多,伦敦铜为什么跌呢?”

“还不是担心国储会赖账呗。”刘发霞心不在焉的回道。

叶小刚大笑道“我就说这些老外不懂我们的国情嘛,二十几万吨铜跟国储脸面比九牛一毛而已。不可能赖账的。”

刘发霞皱眉想了想摇头道”我觉得国储不会选择展期,你知道中航油事件吗?“

叶小刚点头道”听说过,不过具体细节不太清楚“

刘发霞点开电脑网页读着页面上的介绍“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1997年以来,由新的掌舵人陈久霖分管中航油,当时公司初期只有两名人员、启动资金只有38.4万新元。2001年年底,中航油在新加坡上市后,公司迅速成为投资者的宠儿。中航油6年间,净资产由1997年的16.8万美元猛增至2003年的1.28亿美元。陈久霖本人因此分享企业盈利的10%,2003年薪酬达到2300余万元,成为打工皇帝。

中航油几乎100%垄断中国进口航油业务,2004年的航油贸易额为19亿美元,同时公司还向下游整合,对相关的运营设施、基础设施和下游企业进行投资。通过一系列的海外收购活动,中航油的市场区域已扩大到东盟、远东和美国等地。2003年,《求是》杂志曾发表调查报告,盛赞中航油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棋盘上的过河尖兵。同时,国资委也表示,中航油是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的一个成功典范。

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航油开始交易石油期权。在原油价格位于每桶35~39美元价位区间时,中航油开始“作空”,意思就是按当时市场价格卖出一定数量的货品或期权合约,等价格下跌后进原油,实现高价卖出、低价买进的差额利润。到年底,公司的盘位是空头200万桶,中航油在交易中获利,期权交易由两位资深外籍交易员操盘。陈久霖认定油价将会在下半年开始下跌,甚至会出现跌停,决定将大量现金押宝石油跌价。2003年12月31日到2004年1月31日仅一个月时间,中航油已亏损1100万美元,主要就来源于在石油期权交易中输给了交易对手高盛的J.Aron公司。由于不希望让“账面亏损变成实际亏损”,中航油总裁陈久霖决定将盘位“后挪”,也就是选择了展期”但自2004年1月和高盛签署重组协议至当年6月,油价并未如中航油预期的下跌,反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