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要英才,不需庸人(1 / 3)

这个东西就会很神奇了,实际上在落英大学里面最难混的不是那些很好的社团,也不是那些很差的社团,而是那些不上不下的社团。

好的社团,就不用说了,各种可以获得资金的办法,学生会给他们的奖励,那也只会是锦上添花而已。

他们有很多很多方法获得资金,就比如说参加别的大学的联谊活动,毕竟是大腕,而且还是别的学校,那不就是“国际巨星”的待遇吗?

就比如说话剧社,像是校园祭,踏春会,元旦晚会,毕业晚会之类的他们都会被邀请到,那么拨下来的资金也是呈几何方式倍增,根本就不需要为了生计而考虑。

所以说在那些大的社团里面,那就是三天一聚会,五天一派对,反正国库充足,不花白不花。

但是呢在那些大社团里面就不好混,换一句话说那就是要求比较多,说的明白一点就是他们玩的时候比谁都会high,吃的时候比谁都会精致,不过呢真正要干活的时候要比谁都要认真,都要高效。

而在小社团,就像是之前的侦探社里面,那就没有这么多问题了,因为从侦探社成立以来都只有在舞台下面看表演的传统,并没有上台表演过的可能性。

不要以为是因为侦探社的人不想要去表演,要知道只要上台都可以获得一笔不小的补助的,那只是因为侦探社排名太低了,根本就没有那个资格。

这个算是“扶贫”政策了,对于那些小社团,学生会就让他们自生自灭了,不过不管理的唯一的好处就是不用交“保护费”了,那倒是省下来了很大一笔开支。

要不然,就凭加菲一个人,怎么可能喂养起侦探社的日常呢?这个加菲是传说中的“打工皇帝”都没有用,来十个都未必管用,还不是上面“高抬贵手”的原因。

但是那些不上不下的社团就没有那么好结果了,杜汶泽猜测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与落英大学学生会里面的“另要英才,不需庸人”的想法是一样的。

只有那些好的社团可以获得好的推荐名额,就会有更多的机会,不管是维持自己的社团的生存也好,还是说为了自己的爱好事业也罢,那都是强者的权利,并不是弱者的福利。

要知道,这个可不是按照什么贡献度来决定你的资金的,而是按照排名来决定的,这也就是意味着这个落英大学里面肯定会有一个第一,但是也绝对会有一个倒数第一。

大学是小一点的社会,社会虽然说是具有人情味的,但是还是可以说成“弱肉强食”的丛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