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傲娇六宝,温然走投无路(1 / 4)

这速度快得,两人都愣了一下。

倒也不必如此吧。

跟干架子似的。

高公公只微笑。

这是皇帝掉马甲之后,他第一次见到晏谨,表面上淡定,实际上有点好奇晏谨的反应。

结果,晏谨一点反应也没有。

高公公看了个寂寞。

晏林已经从军多年了,一直没有消息,晏家人虽不说,但心里隐约怀疑过,他是不是战死在西北了。

定国公府一家子都在,如今得到他的消息,不可谓不激动,都松了一口气。

此时,也都期待地老国公。

老国公将信件交给晏谨,让他第一个看。

晏谨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一封厚厚的信件。

信中提到,晏林当年投军,入了西北的军营,刚好赶上了魏国在边境骚扰,他们在短暂的训练之后,立刻上了战场。

从军的前两年,都是在无数的练兵当中度过的。

军营里,没有品级的将士,压根没有对外联系的渠道,没有军权和授命,就不能随意离开军营,否则就按逃兵罪格杀勿论。

平日里,他们也不能出军营,也不能写信回乡。

这是军中的规定,怕士兵思乡过甚,动摇军心。

边境苦寒,那几年,随着魏国的骚扰不断,军营驻扎在各地,他们也没有固定的地方。

但晏林有一些军事才能和天赋,投军一年后,便做到了百夫长。

第二年做到了千夫长。

第三年便做到了万夫长。

去年,他终于有机会写信回乡,但一封封信件从边境去往太平县,杳无音讯。

而南方叛乱的消息也传到了西北,晏林不确定,家中到底是出事了,还是因为叛乱而流离失散

可他不能离开军营查探消息。

如今京城来人,提到了晏家的消息,他才得知儿子已经参加科举,一家人住在了京城,可来人所知甚少,只提到了晏谨和晏杨,其余不提,因此他写信回来,并希望儿子能够回信,告知家中的一切消息。

晏谨看完信,也总算明白了。

父亲不是失去音讯了,而是等他可以从西北传回音讯的时候,家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举家迁居,太平县被叛军的马蹄踏平,至今还在修复,又怎么能收到消息呢?

那些信件,还不知滞留在了哪一处的驿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