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君臣博弈,晏谨的权臣之路(1 / 3)

赵崇就瞬间满脑袋问号了。

主要是因为回答得这么不假思索又坦然,装一下都没有!

赵崇不懂,甚至很想问一句你读书人的风骨呢?

就算心里是这么想的,谁会这样坦然的承认?

怎么也要说一句自己想要为民请命这种冠冕堂皇的话吧?

你看看你妻子,多会说话啊!

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什么国家有力量大齐有希望!

这给皇帝陛下整不会了,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不按套路出牌了么?

晏谨有自己的计较,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钱财名利,皆我所需,一切物质基础是根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此方谈得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往万世开太平,辅佐明君,名垂青史!”

赵崇先是一愣,而后爽快一笑:“好一个辅佐明君,名垂青史,你想名垂青史?”x33

“谁人不想?”

“那你倒是说说,何谓明君?”

晏谨:“当今堪称明君。”

虽然身为皇帝,听了无数的马屁,赵崇本来也不会因为这种话而有所心潮涌动。

但他看得出来,晏谨是个高傲的人,能让他说出这种话,着实有些意外。

“哦,何以见得?”

晏谨淡定地看了他一眼,心说,要不要收收你的嘴角。

但他只当做没看到,面色严肃道:“兴武六年以来,朝廷修水利、改田税、定市易,修户籍制、科举制、蓦兵制、选吏制等,皆为实事,这些都是当今陛下推行的政策,其中有不少损害了士族的利益,一度难以进行,是陛下排除万难做到的,造就了今日大齐的盛况。”

“你我虽然是平民百姓,但如今生活安逸,确实是陛下福祉延存的结果,难道不堪称一句明君么?”

这些都是赵崇登基之后,开始推行的改革,也就是这样的改革,让大齐呈现一番盛世的画面。

这夸得赵崇心花怒放。

作为一个皇帝,为百姓做了实事,最大的目的一是国家河清海晏,二是名垂青史。

能得到民间的肯定,赵崇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当然,这倒也不是晏谨拍马屁,虽然说的话过分漂亮了一点,但都是那个意思。

不然,他难道要说——你这皇帝做得还行么?

既然是存在的事实。

他说得好听,对方听得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