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晏谨报仇,兵不血刃!(1 / 3)

今日天气十分好,下午,在放学前一个时辰,韩大人就来清风书院了,还叫走了晏谨,说诗集修复的事情。

这是因为徐院长主动告知了韩大人晏谨给了他前朝诗本

韩大人不明白,晏谨一个太平县的书生,怎么这样博览群书。

晏谨很谦虚:“我祖父是个大夫,喜好收集和收藏各类医书,学生受他影响,也喜欢收藏古籍残本。”

“那你的南楚语言,还有北魏语言,又是从何处学的?”

晏谨:“我母亲少时生活在大齐南境,那里两国人员杂居,我母亲懂得南楚语言。”

这不足为奇,生活在边境的人多少都是懂一些他国语言的。

晏谨还说到,文渊楼里还有一些书籍,也记载了赵学士的诗集,只是没有被人发现。

作为文渊楼掌管者的韩大人第一个不相信:“老夫竟从未见过!”

晏谨:“在三楼,东边数十三个架子,第八排,学生看过。”

韩大人一听,立刻道:“文渊楼的书籍我并非全都看过,你等下,与我一道去一趟,正好也有几本书籍修复的事情,我想与你说说。”

韩大人十分欣赏晏谨,文渊楼里还有一些他十分看重的古籍,知晓晏谨家中有不少珍本,这才邀请他去文渊楼整理书籍。

晏谨当然没有推辞,韩大人邀请晏谨坐他的马车,想在路上顺便交流交流。

“学生的马车比较大,不如,韩大人和院长乘坐我的马车一道出去?”

韩大人和徐院长都是低调的人,平日里乘坐出行的马车确实都比较小,还陈旧,三个人一块去文渊楼,坐他的马车,确实有些拥挤,何况晏谨腿脚不便,若非坐晏谨的马车,那最好分开。

韩大人觉得是自己考虑不当,他还意犹未尽,还想跟晏谨交流一番,想想之后,便点头应了了下来。

“也好,路上方便。”

晏谨站起来,带两人出门,不过,未到书院的门口,他好像想起了什么:“学生还有东西落下了,请韩大人和老师先去学生的车上等候,学生稍后就来。”

两人没有多想,先出去等晏谨了。

将近一盏茶的时间之后,晏谨才再次从清风书院出来,后面的墙角,一人注意着他的动静。

而此时,徐院长和韩大人已经在他宽敞的马车里等待了,让韩大人惊喜的是,晏谨马车的抽屉里,竟然也有一本他十分喜欢的书籍!

韩大人爱不释手,一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