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高考前夕(1 / 3)

在传出恢复高考后不久,再次有了新的好消息。

考试时间定了,就在1977年11月21日。

从下通知,到考试,前后不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万千青年们就要上考场,不少人连准备都没开始准备,而王家村的知青们,却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最后一堂课。

高中数学老师郑国荣讲完知识点,合上课本,一抬头,对上一双双充满希望的双眼。

起初答应来给知青们授课,他是为了还宋娇娇的人情,又帮闺女走出婚姻的坟墓,又照拂在国安农场的他们老两口,毫不夸张地说,宋娇娇就是他们一家的恩人。

但是重回讲台这大半年,他是真的喜欢上了这群有理想,有信念的青年。

他们求知若渴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他,作为一位老师,他是真切的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同学们,今天是最后一堂课。”

下方突然安静下来,他咽下喉中的哽咽,大声说道。

“该教给你们的知识点,我已经倾囊相授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剩下的路,还要靠你们自己走,希望你们都能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好好休息。

最后,韶华不负追梦者,星光不问赶路人,祝大家前程似锦,鹏程万里!”

话音落下,**的鼓掌声,经久不绝。

郑国荣眼睛里闪动着泪花,底下的知青们,包括宋娇娇,又何尝不热泪盈眶。

半年多的努力和付出,如今终于等到了检验结果的时刻,寒窗苦读多年,为的不就是今天?

他们如果拿不出一个好成绩,不仅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两位老师的谆谆教诲,还有村民们的鼓励和支持。ъìQυGΕtV.net

为了支持知青们学习,老支书甚至连他们没怎么去参加秋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村民们也没说什么,甚至隔三差五,还送点有营养的吃食,给他们补身子。

尽管刚下乡的时候,知青跟村民可谓泾渭分明,互相看不顺眼,但临分别了,不舍的情绪涌上心头,知青们才恍然意识到。

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或许会有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但是他们本质是好的,朴实,坚韧,可爱,毫无怨言地守护着祖国的大后方,一次又一次地抗下,国家遇到的大事。

知青们感动之余,都在心里默默发誓,他们将来,一定会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来回报这一路走来的恩情